雙城上學記

導讀原標題:雙城上學記早上6點半的深圳尚未從睡夢中蘇醒,12歲的孫華澤,已經踏上了他的上學路。作為一名“住在深圳,學在香港”的六年級學生...

原標題:雙城上學記

早上6點半的深圳尚未從睡夢中蘇醒,12歲的孫華澤,已經踏上了他的上學路。作為一名“住在深圳,學在香港”的六年級學生,孫華澤時隔三年,終于在本周回到了香港的線下課堂,再過一個多小時,他就能同香港的老師和同學們見面了。

隨著上周內地與港澳全面恢復通關,2月8日起,跨境學生從內地前往香港參與面授課程也開始陸續恢復,三年前,受當時疫情影響,這群孩子們轉為了線上授課。

記者:那這次回去的話,會覺得不太適應這種面授的課程嗎?

孫華澤:第一次感覺不適應,現在我適應了,同學都認識,連老師都認識。香港學生每個人的性格,他們也知道,我也知道。樂于助人,如果說了普通話,他們也會跟著說普通話。我現在聽廣東話沒問題了,說只能說一點。

像孫華澤一樣需兩地往返的孩子約有三萬名,他們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平日在香港上學,但在內地居住和生活。恢復面授課堂后,孫華澤上學日需要搭乘深圳地鐵前往福田口岸,通關后再搭乘香港地鐵前往學校。

為了讓雙城上學路更加便利,該口岸有一批善于同孩子們打交道的警察,厲璐就是其中之一,她入警那年孫華澤剛剛出生,一轉眼,她已在口岸工作了十二年,見證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長。

深圳邊檢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副隊長 厲璐他們過去以后有時候也怕香港堵車,所以這邊速度還挺快的。一般早晨來時間比較趕,有的拿著早餐邊走邊吃,有好多其實都是一直看著他們長大,有一些我已經認不出來了,但是他們還認識我,過來還會叫我一聲,就很高興,感覺看到他們能正常地上學,開心地過關,我們也感到很開心。

三年級之前,孫華澤的上學路都由媽媽陪同或者乘坐校車,今年返校后,已經六年級的他決定自己搭乘公共交通,因其學校所在的區域靠近市區,所以他的“雙城上學路”上,大多數時間都在搭乘香港地鐵。

8點前,孫華澤順利到校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目前他就讀的學校,像他一樣需要往返兩地的學生有近五十名,近期將陸續返回線下課堂。

而在學校所處的香港市區,來自內地的旅客有所增多,相關零售、餐飲等行業也明顯復蘇。

下午5點多,孫華澤帶著一天的收獲重新回到了深圳,第二天一早,他將再次踏上這條往返深港兩地的上學路。

而在福田口岸,厲璐還將繼續為這群孩子們提供幫助,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后,到本周五已有超260萬人次旅客,經各個陸路口岸出入境,兩地的活力也在愈發頻繁的人員往來間逐步增強。

深圳邊檢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三隊副隊長 厲璐我們都是盡最大的努力去給旅客營造那種溫馨祥和的環境,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內心的親切和歡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