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報:本土汽車與合資車企同謀“新出口”

導讀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

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車市增速放緩乃至下滑是不爭的事實。自3月份以來,乘用車市場終端上牌量已經連續10個月下滑。乘用車批量的數字稍微好看些,只是從6月份開始遭遇“五連降”。當前車市雖冷,最近的車企動靜卻很大。從前不久舉辦的廣州車展來看,危機中往往蘊含著新的機遇,車展上,新車型、新技術的密集發布,不僅彰顯了車市強大的“進化”和“修復”能力,更充分了顯示出在華汽車企業加速升級的決心。汽車產業升級是整個產業面臨的必然趨勢。如何準確地找到“出口”,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方式,也存在不同的路徑。此次廣州車展前后,汽車企業紛紛給出答案。給出答案只是第一步,需要今后“快馬加鞭”地落實。的汽車消費需求冠絕世界,智能化、互聯化應用領跑全球,將進一步改革開放,之于汽車企業,不管是本土車企還是合資車企,這是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最好機遇。

  再推“購置稅優惠”政策消息不實

  10月份以來,業內罕見傳出“購置稅優惠”政策再次推出的消息。政策是刺激和拉動汽車消費的有效推手,此前的兩次“購置稅優惠”都讓車市在短短一年內實現“V”形反轉,同比實現大幅增長。然而,兩次傳出消息,兩次得到有關部門的明確辟謠。第一次是流通協會,第二次則是發改委。2018年廣州車展前夕,11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國家發改委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發改委沒有研究或提出過“汽車購置稅減半至5%”的建議。

  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認為,刺激政策不全是好事,會加劇消費者的“持幣待購”心理,會透支市場。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總裁田中英明從三年前就預計到車市會迎來一輪“調整期”,在較長一段時間里,長安馬自達嚴格執行“訂單式”生產。

  車企開始控制產銷規模

  沒有政策刺激只是不利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汽車企業要做好“趕考”的準備。“考試”會有兩場:一是“雙積分”,將在2019年全面考核;二是國六b排放法規,國內一線城市會提前到2019年開始執行。業內人士預估,“雙積分”市場開放之后,用于交易的“積分”不會低。而要滿足國六b,汽車企業花在每輛車上的技術升級成本在2000元~3000元之間。

  廣州車展期間,多位車企高層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零增長、低增長或者負增長,將是今年乃至今后幾年的常態。年產銷4000萬輛的聲音消失不見了,冷靜下來的車企高層正在用全新的視角來評估接下去的車市。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汽車企業開始控制產銷規模。規模并非越大越好,脫離市場實際的龐大產能只會拖累企業。在過去,產能過剩還可通過生產“廉價車型”,采用低價策略,換取市場份額。“雙積分”一旦執行,銷量越大,需要的積分就越多——“以價換量”的方法將來只能在豪華市場行得通。小心翼翼地控制規模將是汽車企業接下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精品車型成為主流

  今年是車市的轉折點,同時也是SUV的拐點。在半年內SUV經歷了“高臺跳水”的全過程。先是增速放緩,再是勉強持平,接著是同比下滑。業內人士普遍估計,今年年底SUV將迎來今年來的首次市場銷量全年累計下滑。與SUV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轎車市場呈現出久違的回歸與堅挺。有分析認為,在SUV非理性熱潮之后,消費升級的宏觀趨勢將促進汽車產業走入精品化快車道,而這一輪的增長勢頭則屬于精品轎車。

  注意,并非全部的轎車可以駛入快車道,而僅僅只有精品轎車。市場和消費者向來注重“性價比”,但提升性價比是在保證品質標準的基礎上達成。當車市進入“存量”競爭的下半場,大方向是在優化成本的前提下進行創新,挖掘車型潛力,用更好、更環保的材料來造車。過去數年,部分車企在老平臺上動腦子,為自己貼上價廉物美的標簽進而撈一筆,這顯然是要被淘汰出局的。

  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于汽車性能的要求只能往上走而不是往下沉。所以,造精品車型,向更高層次進軍,增強產品力才是構筑“核心競爭力”的基石。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本土車企走品牌向上之路的確困難不小。好消息則在于,本土車企在品質、智造等方面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活力,而不是僅僅只局限于車型高顏值和“年輕化”的炒作。

  合資車企“以攻代守”

  從此次廣州車展看,合資車企的策略正在變得更加激進。11月15日,大眾汽車集團一口氣宣布了五項針對市場的重大舉措,并明確地制定出時間表。這五項舉措包括:資金、新能源汽車、快充網絡搭建、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以及SUV新品。豐田一口氣帶來了三款重磅車型:AVALON亞洲龍、全新卡羅拉和全新雷凌。

  法系車也開始求變。此次車展亮相的東風標致508L,試圖通過加長的做法迎合消費者。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洪浩表示,東風雷諾要依據產品競爭力作為后發的優勢,搶占市場失去的份額。上汽通用旗下雪佛蘭在今年秀了下肌肉,發布包括全新邁銳寶XL在內的多款車型,而在2025年之前,上汽通用還將推出8~10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大部分是純電動車型,也會有插電混合式動力車型。

  這不是全部。跨國車企通過全新車型展現出來的“新四化”技術,更凸顯他們對構建未來移動社會的深入思考,讓消費者對其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多了一份期待。此次廣州車展,外界能夠感受到跨國車企對市場愈加重視的態度,完全不受車市的影響。與以往不同,跨國車企在戰略和戰術上同時給予市場高度的重視。借助市場,實現全球市場的轉型升級這是跨國車企不約而同的選擇。

  【記者觀察】

  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落下帷幕,共有1185輛展車亮相,48輛新車全球首發。面對未來移動出行方式,汽車企業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再一次“放了大招”。從廣汽到上汽,從廣汽新能源到小鵬汽車,包括大眾、豐田、寶馬、戴姆勒、通用在內,都展現出“押寶”的決心。“新四化”技術的快速落地與迭代升級,成為此次車展除新車之外最大的看點。尤其是,車市在AI汽車領域的大跨步前行,將對亞洲,乃至全球智能化汽車技術的變革提供明確的引領作用。正因為如此,今年車展的“含金量”超過了以往,與北京上海車展比肩。但今年廣州車展密集的新車投放,某種程度上,也昭示著明年車市競爭的激烈。時至今日,本土車企與合資車企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力。車市未來會由誰來領跑,這兩股力量都想由自己來給出的答案。本土車企上一輪的崛起主要依靠SUV,當SUV下滑,市場份額再次空出來之后,誰會把握住?這將是2019年車市最大的懸念。

相關新聞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