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汽車款式各式各樣,智能,電動,等等,那么有幾個小伙伴知道汽車本身的知識呢,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會很關注這些,那么小編收集到了關于一個汽車動態知識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新能源汽車的話題似乎永不休止,在快速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確實遇到許多問題和阻礙,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長期依賴政策推動,隨著2020年補貼退出,新能源汽車還能否保持增長一直是業內擔心的問題。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在9月21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峰會發言時表示,目前私人消費者占比超72%,2025年以后新能源汽車會逐漸顯現相對優勢。
徐長明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的兩大變化可以給行業信心。一個變化是,新能源乘用車銷售主體正在由單位用戶向私人用戶轉變,他給出的數據是:2015年,私人購買比例僅為42.6%,2018年前7月則提升至72.1%。另一個變化是,消費區域正在由限購城市向非限購城市擴展,2015年,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達69.6%,2018年前7月,限購城市銷售占比已縮小至42.6%。
當前,新能源汽車主要有兩個方向的銷售數據,一是車企旗下的共享出行平臺用以消化新能源汽車產能,如曹操專車等;另外就是私人購買,但該領域大部分來自限購城市的推廣,依賴性較強。
徐長明認為,2021-2025年,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補貼退出,“雙積分“政策接檔,牌照路權政策將持續實施。此外,續航里程、電池成本、充電設施等消費者痛點將有明顯改善。
就目前階段,新能源汽車存在的問題還十分多,比如電池起火等。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日前公開表示:“近期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事件,其主要原因是技術驗證周期的偏短等等。因為企業跟著補貼的指揮棒走,盲目的追求高比能量,縮短了電池測試驗證的時間。”
跟著補貼政策走,似乎成為業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痛點之一。車和家李想對此表示,“盡快把補貼取消吧,交還給市場。”
徐長明在發言中還預測,,最遲到2025年,電動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燃油汽車。
還記得那句話嗎?“人柴油車干不過歐洲,汽油車干不過美日,所以搞電動車,但技術選不對能彎道超車嗎?”
方向、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都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只要一點做不好,電動車不會成為今后的主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