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居高不下,“防曬經濟”在高溫的“助攻”下越來越火熱。在戶外街頭,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自我防護,防曬服、防曬帽、遮陽傘幾乎成為出門在外的標配。一邊是消費者對于防曬產品的購買需求日漸增長,一邊是一眾品牌在防曬賽道競爭得熱火朝天,這個夏天的防曬市場格外熱鬧。
面對顏值高、功能全的防曬產品,業內人士表示,普通衣物也有較好的防紫外線性能,部分防曬衣所用材質的“黑科技”,不過是不同的面料配比產生不同的效果而已。
年輕人的防曬焦慮
全民防曬似乎成了夏季的一股熱潮。90后小陽是較早入坑防曬裝備的年輕人。2017年,她在線上購買了一件防曬衣和口罩,小陽記得,除了一些專業的戶外運動品牌,線下專賣防曬衣的門店很少。
最初,面對小陽的防曬行為,有不少朋友認為她多此一舉。也是從那時候,社交平臺上開始流行“化學防曬”和“物理防曬”,相比防曬霜每隔幾小時就要補涂和卸妝的麻煩,穿戴型的物理防曬產品更受歡迎。
用小陽的話說,以前防曬的關鍵詞是“涂抹”,現在更多的是“遮”。只要接觸紫外線,就會有被曬黑的風險,所以每個選擇物理防曬的人,幾乎都有共同的特征——無死角地覆蓋。
隨著社交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防曬科普”和“防曬對比”,小陽明顯感受到了人們防曬意識的增強和防曬產品的變化,“現在大家幾乎都有防曬焦慮,寧愿熱一點也不能曬黑”。
和小陽一樣的還有大學生小潘。一到夏天,小潘出門就會換成容量大的背包,帶上遮陽傘、防曬噴霧和墨鏡,“沒穿防曬外套,我就覺得自己被曬透了”。
今年,小潘還打算加大防曬力度,配上防曬面罩、防曬冰袖和防曬褲,確保自己“沒有一點皮膚暴露在外面”。在她看來,曬黑容易,變白很難。
“軟”“硬”消費齊上陣
業內專家認為,從防曬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防曬產品的功能性、舒適性以及適用場景等都成為品牌的競爭點。
年輕人的防曬焦慮,也讓各類防曬商家盯上了年輕人的錢包。各類防曬品牌在營銷方面不斷解鎖新玩法,防曬產品從比拼品牌名氣到比拼創意,再到拼科技。
不少品牌自稱有AirLoop面料,保證站在太陽光下也不會悶熱;還有品牌主打“黑科技”面料,推出“涼皮”“面膜防曬衣”“玻尿酸抗UA”系列;也有品牌推出“涼爽驅蚊”面料,號稱衣料的蚊蟲趨避率高達97.06%。
以防曬霜和防曬噴霧為代表的“軟防曬”產品依舊熱銷的同時,遮陽傘、防曬衣、防曬面罩和冰絲袖套等“硬防曬”裝備也賣得火爆,“軟硬結合”的防護方式成為新消費趨勢。
想購置一套防曬裝備,費用并不低。以市面上某一防曬品牌為例,一件防曬衣在199元到399元不等,防曬帽169元,其他口罩、手套、墨鏡、冰袖等配飾在99元左右,一套防曬裝備下來近千元。
在線上,電商平臺的防曬產品銷售火熱。某電商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數據顯示,2023年5月,防曬衣的零售額超6億元,環比增長112.91%,同比增長353.18%;零售量超過400萬,環比增長122.74%,同比增長139.1%。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6·18”預售期間,天貓戶外服飾銷售額同比增長218.8%,銷量增速達293.9%;戶外服飾行業預售前10商品中,冠亞軍都是防曬衣。在抖音公布的“服飾類6·18TOP15好物直播間榜單”中,榜首的防曬衣銷售量超過30萬件。
灼識咨詢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
我國防曬服飾的市場規模
由459億元增至611億元
預計2026年將達到95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防曬不再是女性消費者的專屬標簽,男士和嬰童防曬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在抖音平臺2023年4月嬰童防曬霜/防曬乳銷售額達1.33億元,占比24.2%;今年6月,天貓平臺上男士的防曬裝備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其中購買防曬衣的男生比去年多了1倍。
品牌方積極布局
防曬市場涌現新的機會,嗅覺靈敏的國內外各大品牌紛紛推出全新的防曬產品,以搶占這一高增長領域的市場份額。
在“軟防曬”賽道,有的品牌推出高倍防曬、控油祛痘的油痘肌防曬霜;有的品牌則推出添加抗老成分的抗老隔離防曬乳;也有針對日常通勤人員的清爽型防曬產品等。此外,圍繞戶外、露營需求,防可見光、防止熱損傷的多光譜防曬更受歡迎。
在“硬防曬”領域,市場玩家既有傳統防曬品牌商,比如蕉下、歐夏;也有深耕戶外賽道多年的商家,比如探路北面、迪卡儂等;除此之外,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以及安踏、李寧等運動品牌也來分一杯羹,甚至連主營羽絨服的波司登也在積極入局。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市場新動向,各家品牌也積極做出反應,五花八門的防曬產品層出不窮。
在“硬防曬”方面,越來越多的產品不僅具備防曬功能,還具有防風、防雨、排汗等功能。例如防曬帽可以根據設計分為沙灘防曬帽、貝殼防曬帽、漁夫防曬帽等,而防曬面罩也可以根據功能特點具備防塵或透氣等多種細分特性。針對男性市場,男士防曬衣、防曬漁夫帽、男士超大號防曬傘、戶外掛耳護頸口罩等新品數量同比增長兩倍。
目前市場上,為了滿足高防曬系數和清涼度兩大需求,品牌方也是各有招數。如涼感纖維、冷紋素材等,讓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樣。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
現有“防曬服飾”相關企業近300家
從成立時間來看
56.7%的企業成立于1~5年內
另據專利數據顯示
與“防曬”相關的專利共計超7000件
邁向高端化和細分化
業內專家認為,從防曬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防曬產品的功能性、舒適性以及適用場景等都成為品牌的競爭點。
未來,消費者對高品質、高防護性能的防曬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從2023年1~5月天貓淘寶銷售數據來看,300元以上的防曬服同比增速高達418%,通過其防曬功能和推出高價位的防曬服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消費人群持續擴大,使用場景更加細分,在多重因素共同影響下防曬產品不斷升級。
今年淘寶天貓“6·18”數據顯示,服飾類防曬新品成交同比增長180%,單一消費者購買的防曬服飾件數是過去的2~3倍。其中,最火爆的防曬絲襪銷量增長四位數。
值得關注的是,在“黑科技”的加持下,防曬產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有的防曬衣標價高達上千元。然而,高價背后未必是高品質。2021年8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40件防曬類樣品實驗后發現,未達到官方防曬標準要求,或未達到產品標簽、官網產品介紹的防曬標準的產品有5件。
“防曬衣不算是智商稅,但那些高價防曬衣就不一定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普通衣物同樣有較好的防紫外線性能,甚至同顏色下,100%棉的普通衣物防紫外線性能比專業防曬衣更好。實際上,這些高價防曬衣所用材質,依然是尋常的滌綸、氨綸、錦綸等。所謂“黑科技”,不過是不同的面料配比產生不同的效果而已。
有業內專家建議,防曬企業在不斷推出新產品、追求高端化的同時,不能忽視產品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在未來,品牌的創新力和差異化將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品牌將通過創新設計、高品質材料和功能性特點來爭奪消費者的關注和市場份額。
本版綜合工人日報、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