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原標題:臺軍進行“天馬操演”,連續脫靶三發“陶”式【觀察者網 訊】昨日,臺軍在屏東枋山加祿堂海灘進行了年度的“天馬操演”。去年,該...
【觀察者網 訊】昨日,臺軍在屏東枋山加祿堂海灘進行了年度的“天馬操演”。去年,該操演從他處轉移至屏東滿州鄉港仔村進行,但由于當地居民的反對,今年轉移至加祿堂海灘。“天馬操演”內容為“陶”式反坦克導彈實彈射擊展示,射擊目標為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動靶標。
3日操演現場的臺軍“陶”式導彈發射車 圖片來源:臺防務部門
不過在當天的實彈射擊過程中,盡在一段臺媒發布的視頻中就至少有連續3發“陶”式在射擊中出現了異常情況:視頻中顯示,其中2發導彈在向靶標的飛行過程中,突然出現“掉高”現象,在距靶標仍有一段距離時直接墜入海中,且兩發導彈墜海的姿態幾乎一模一樣,之后的1發則在飛過靶標之后,在更遠的海面上爆炸。不過,在截至今天的大部分臺媒的報道中,并未見關于這3發脫靶的后續報道,僅提到了“天馬操演”命中率“高達八成”等內容。
連續三枚“陶”式導彈的脫靶畫面 圖片來源:臺媒視頻截圖
在現場視頻、相關新聞報道及其他社交平臺上,臺灣網民紛紛發表評論,有網民表示現場主持人顯然是“背臺詞”,導彈脫靶后仍喊“命中目標”顯得有些滑稽,不過有人解釋稱臺軍所裝備的“陶”2A型導彈本身已經老化,其采用的銅質拖曳導線容易受到海水鹽霧影響,出現故障是難以避免的,還有人表示脫靶導彈射手可能是新人,平時缺乏訓練,實彈操演時臨場緊張而失誤,更多的則是質疑稱這種在灘頭“排排坐”發射導彈的操演是“作秀”,戰時意義不大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