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北京大學醫學部
編輯 | 施桂娟、陳平
近日,北京大學醫學部2023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喬杰出席典禮并寄語畢業生。
喬杰院士表示,在這個送別的時刻,也是大家踏上人生新征程前的“最后一課”。她和大家一起重新回顧了北大醫學所凝練的“明德為先、厚道為蘊、尚仁為本、出新為常”16字辦學精神內涵,強調這是同學們要傳承的,母校的文化底蘊,更是大家各自奔赴前程、回首相聚歲月的精神紐帶。
第一,明德為先,在自重中立身。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希望同學們在多元化世界里,堅持‘明德’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謹言慎行,自尊自愛,尊重自己的人格,不為眼前的利益左右,為學至真、為事至實、為人至善,成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喬杰說道。
第二,厚道為蘊,在自信中立志。
喬杰提到,西門的厚道石見證了同學們的求學時光,厚道精神是北醫的傳承,更是我們在未來立于社會的底氣和驕傲。她還舉例被稱為“肉蓯蓉之父”的屠鵬飛老師的經歷鼓舞學生。30年多來,屠老師帶領團隊把論文寫在沙漠上,首創肉蓯蓉大面積高產穩產技術體系,不僅給種植農戶帶來收益,還把近4000平方公里的沙漠變成了綠洲。“厚道,也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求名利不求回報的付出。”
第三,尚仁為本,在自省中立命。
喬杰表示,求學路上,很多人有過掙扎。特別是當面對更快的生活節奏,更高的經濟發展,更先進、精密的儀器時,容易忽略患者個體的感受。“希望大家時刻牢記,醫學是人學,愿大家做一個仁愛的醫者,將醫患同行的腳印,印在漫漫長路上;醫道重溫度,愿大家做一個溫暖的醫者,護佑患者身心健康,溫暖悠悠歲月。大家難忘的經歷,都是我們在漫漫路上,不為外物所惑,不為外界所擾,堅持本心不改。沒有世外桃源,只有我們對醫學誓言的堅守。”
第四,出新為常,在自強中立業。
北醫在建校之初便提出了“促進社會文化,減輕人們痛苦,用學術來和列強競爭”的辦學目的。“北大是常為新的,沒有退路,沒有坦途,我們必須在高峰上探峰尖,深谷中探深奧,為解決‘卡脖子’難題,為除人類之病痛,為建設健康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像剛剛發言的黃曉軍教授那樣,踏踏實實做出無愧于北大,無愧于時代的創造性新貢獻。”
最后,喬杰院士祝福畢業生:無論是探索高精尖技術的科技前沿,還是服務基層百姓的臨床一線,城鎮鄉野,四海邊陲,都是激揚青春、實現夢想的大舞臺。期待你們擔當復興大任、搏擊時代潮頭,積極投身日新月異的現代醫學,在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據悉,2023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共有畢業生2056人,包括865名本科畢業生、681名碩士畢業生、510名博士畢業生。其中,250名同學獲得2023年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個人獎勵,78名同學獲得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個人獎勵。截至目前,將有48名應屆畢業生投身祖國西部建設,98名應屆畢業生作為選調生前往基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