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地產&焦點財經
作者|陳盼盼
編輯|吳亞
在4月和5月連續兩個月的“量價齊跌”后,6月的北京二手房市場仍在下探。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6月北京二手房成交約1.1萬套,環比下降約15%;從價格來看,6月北京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0.09%,跌幅較5月擴大0.0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北京市面上掛牌待售的二手房“越賣越多”。貝殼平臺監測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1月時北京二手房掛牌量突破10萬套,隨后持續攀升;截至目前,該數據已超過12萬套。
“隨著二手房掛牌激增,去化周期增長,二手房變得‘愁賣’ ,二手房市場已從賣方市場開始悄然轉變為買方市場,”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近日也發文指出。
搜狐財經在近期的北京二手房市場調研走訪中也發現,當樓市處于買方市場,賣房者為了將自己的房產銷售出去,不惜主動降價出售;處于主動地位的買房者,則希望房價再低一些,選擇持幣觀望,即作為買賣雙方的價格博弈逐漸加劇。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這種博弈或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麥田房產在7月3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累積的調價房源會逐漸增多,而高性價比優質房源增多后,會推動觀望客戶入市。”
在麥田房產看來,當前北京市場正處于階段性需求回調的時期,三季度對購房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窗口期。
“我自刀80萬才賣了房。”掛牌出售北京北四環一套三居室的郭予菲,想去置換一套學區房。最初她的報價為1020萬元,但歷時3個月還未賣出,讓她不得不降價賣房。
這種現象并非個例。早在5月末,“北京二手房降價90W賣不出”的消息就曾登上熱搜。那時,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房產中介故意制造的噱頭。但從各研究機構披露的數據來看,如今的北京二手房市場,賣方降價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麥田房產數據顯示,5月北京二手房議價空間較4月相比擴大0.37個百分點,到了6月議價空間繼續擴大,和5月相比擴大0.67個百分點。
“近期市場成交減少,成交房源價格和前幾個月相比有所松動,市場上愿意做出價格讓步的業主比例以及讓價力度均有所增大。”麥田房產指出。
搜狐財經查詢諸葛找房平臺的實時數據則發現,截至最新的24小時里,該平臺上掛牌在售的78085套二手房中,有1448套選擇降價,降價幅度在1萬元-59萬元不等。
其中,有不少房源是多次降價。如位于北京海淀區清河清景園一套99平的電梯房。該房屋曾于3月24日掛牌,初始報價770萬元;從4月下旬開始到6月底已降價三次;截至7月3日,該房源已累計降價30萬元,報價已下調至740萬元。
房產經紀人對北京樓市降溫的感知則更加具體,也更直接。北京東城區某房產中介周磊告訴搜狐財經,“現在業主正在接受降價賣房這一事實,甚至自己主動提出降價。”
據周磊透露,目前降價的業主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急售型”。這類業主普遍已預訂了要置換的新房,著急賣出手中的舊房子以完成資產的變現,“附近有個小區6月份總共成交5套房,其中有兩套業主非常著急出售,最終成交價相比上一套降低了10%。”
“他們是降了好幾次才賣出去,之前已經付了200萬的新房訂金,舊房賣不出去就無法填補資金缺口。”他向搜狐財經說道。
另一類則是“恐慌型降價”,這在各大機構監測的數據中也有所體現。如易居研究院就認為,“二季度供求矛盾持續尖銳,市場情緒非常糟糕。隨著二手房出售的難度驟然加大,容易產生恐慌性降價的問題。”
在走訪中,朝陽區國貿片區的一名房產中介告訴搜狐財經,現在市場向下走,部分業主在同小區房源降價氛圍的感染下,愿意 “隨行就市”進行讓價,“不像市場往上走的時候,想讓業主讓價幾千塊都難。”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業主在降價賣房的同時,也在算一筆賬。“割肉80W賣房”的郭予菲就是如此。談及為何主動降價?她表示,“感覺周圍都在降價,手中的房子降價的同時,我想置換的房子也在降價,折算一下也不虧。”
相比業主們的揮淚降價,購房者們更像是“沉默的大多數”,有的在持續觀望,有的擱置買房計劃,有的在默默等待心儀的房子降至心理價位再出手。
有購房者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買房經歷,今年3月看中豐臺南三環一套小面積房子,當時房主很強硬,沒有談妥價格;緊接著這位買房人被公司裁員,暫停買房。等到6月再看,曾經她所看中的這套房源已經降價了45萬,但仍未找到買方。
反觀當下,二手房市場處于買方市場,買方成了強勢的一方。麥田房產分析師指出,“掛牌在售的房源量多,而市場需求和2、3月相比又明顯減少,相當于購房者競爭對象少了,市場可以給購房者充足的挑選時間。”
周磊也表示,現在購房者可選范圍多,在與業主談價的過程中,很多抱著“能談就談,不能談就換下一個”的心態,“甚至一上來就按照房源總價5%的幅度砍價,非常強勢。”
與走到談價環節的購房者不同,全職媽媽宋冉已經觀望3個多月,還沒遇到合適的房子。據她介紹,今年3月,她順利在市場高點出手了一套“老破小”,準備為兒子換一套學區房。隨后她考察了昌平、豐臺、回龍觀的學校后,決定在回龍觀購房。
談及購房原則,她表示,受裁員氛圍影響,不會加過多杠桿;同時,她期待著北京能夠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減輕換房壓力。
而目前更讓她苦惱的是,“現在好房子太少了。但凡小區位置好、戶型好的房子出一套就賣一套,很難碰到。”對于不甚完美的房子,她則等待其降至心理價位后再出手。
何為心理價位?宋冉舉例稱,“如果一套房子與原來的市場價相比,已經跌了50萬,如果它能再跌20萬,那我肯定想買。”
宋冉直言,“最近回龍觀龍躍苑,有一套頂層的房子賣了375萬元,一下子跌回五年前。這樣房子誰都想要,太值了。”
不過,宋冉告訴搜狐財經,她不會等太久,預計7月會出手買房,“感覺市場該降的,已經降差不多了,對于剛需自住的我們來說,再等下去的意義不大。”
無獨有偶,周磊也認為二手房房價已觸及一個底部。他建議剛需者購房者,與其繼續觀望,不如選一些房源與業主談談價格。
“合適就買,不合適也沒有損失。”在他看來,一旦樓市推出重大利好政策,市場將立刻轉向賣方市場,購房者很可能失去談價的主動權。
麥田房產在7月3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北京的二手房市場議價空間擴大,買方占據市場優勢,“一邊是掛牌量持續增長,在售房源越來越多,一邊買房人想要選到性價比合適的房子依然感覺很困難。”
麥田房產認為,這主要是北京目前在售房源結構和需求不匹配導致的。不過,其也指出,當前買賣雙方的價格博弈在繼續,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累積的調價房源會逐漸增多,而高性價比優質房源增多后,會推動觀望客戶入市。當前北京市場正處于階段性需求回調的時期,三季度對購房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窗口期。
雖然整體成交仍處低溫態勢,但市場也并非無積極信號。根據最新的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第27周(6.26-7.2),監測重點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為14637套,環比上漲18.48%,同比下降11.73%。其中,北京二手住宅成交3232套,環比上升37.12%,同比下降6.43%。
對于市場未來整體的走向,嚴躍進在與搜狐財經交流時則指出,“三季度樓市還會進一步下跌。因為樓市一旦出現降溫,不可能只有二季度出現下跌。換言之,市場信心恢復不會太快,哪怕推出購房政策,也需要時間逐漸恢復。樓市真正止跌可能要在今年四季度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周磊、郭予菲、宋冉均為化名;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