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和俄羅斯的核演習有多危險##俄媒:俄核演習向北約發出明確警告#
文/飛云
北約“堅定正午”軍演還沒結束,俄方一場更大規模的核演習就已經打響,原本“秀肌肉”秀得不亦樂乎的北約,一下子成了俄方的陪襯,對俄方的所謂“震懾”也成了一個國際笑話。
正如俄方前一天向美國通知的那樣,當地時間10月26日,俄方打響了為期4天的大規模戰略核力量演習——此次演習代號為“雷霆-2022”,是一場年度軍事演習,但仍然令美西方有些不安。據環球網消息,演習中,俄總統普京全程坐鎮,在克里姆林宮的指揮室進行觀摩指揮,并聽取了俄防長與參謀長關于此次演習的匯報。
報道稱,俄軍在演習中發射了“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輕舟”彈道導彈,圖-95MS戰略轟炸機還發射了空射巡航導彈。隨后克宮在一份聲明中稱,所有導彈均命中目標。
作為驗證戰略核力量性能的“年度考核”,這場演習毫無疑問很成功,但眾所周知,俄軍此次演習是在俄烏局勢愈發危險、北約核力量咄咄逼人的背景下,要說沒有半點“回敬”美烏的意味,恐怕也沒人會相信。
第一、俄軍此次演習對美國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
該演習是一次涉及戰略轟炸機、核潛艇和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三位一體”核演習,俄軍高調展示了己方在海、陸、空三方面的全套核打擊力量,而普京的到來也意味著俄方對此次演習頗為看重。
至于為什么說此次演習會讓美國感到不安?一方面,演習中出現的核導彈射程足以覆蓋美國本土,另一方面,演習打響之前,俄方特意告知美國。在當前背景下,這更像是一種“陽謀”,何況俄防長紹伊古也說了,俄軍進行核演習,是為應對“敵方”的核打擊。
烏克蘭沒有核武器,而俄方早就多次強調過“不打算對烏動用核武”,那么核武的威懾對象,除了北約最大的擁核國家美國,還能是誰?或許正因如此,美方在回應時才會一改先前強硬態度,表示俄方軍演并不會造成威脅,而這也使得烏克蘭方面頗為不滿。
第二、俄方軍演,烏克蘭方面也很緊張。
雖說俄方向烏克蘭投放核彈的可能性很低,可一旦美國被俄羅斯嚇住了,烏克蘭背后這座“最大的靠山”就會變得搖搖欲墜。
所以在美方做出這番“淡定”表態后,烏方即刻站出來敦促美方“對俄做出更加嚴厲的回應”,并聲稱俄方可能利用核演習威脅烏克蘭的國家安全。
或許在烏方看來,真正威脅國家安全的不是核武器,而是俄方通過核威懾,將烏克蘭背后的“靠山”逐個擊破。前陣子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說過,烏克蘭就算被核爆,法國也不會亮出核武。而其他歐洲國家雖然嘴上不這么說,卻難保他們心里不這么想。
所以烏方急于將美西方拖下水,共同對付俄羅斯,因為只有這樣,烏方才有更多勝算。但美西方僅僅把烏克蘭當做棋子,根本沒打算為烏克蘭“兩肋插刀”,由此看來,這一目的,烏方顯然不容易達成。
第三、俄軍亮出核武,也是對北約軍隊的“強硬反擊”。
北約“堅定正午”演習都跑到了距俄羅斯1000多公里處的位置,威脅不容小覷,何況此前美國又是往波蘭派遣隱身核轟炸機,威脅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又是向羅馬尼亞派4700多人的“王牌部隊”進駐,向烏克蘭邊境接近,有指揮官還揚言隨時做好了與俄開戰的準備。
(B-2隱身轟炸機參加北約“堅定正午”軍演)
在俄方看來,這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于是俄方迅速來了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北約不是想拿軍演嚇唬俄羅斯嗎?那么俄方就來一個威懾力更強的軍演,看誰能嚇住誰。
兩場軍演同時展開,俄軍這邊很快就壓住了北約的勢頭。
更危險的是,俄軍圖-160和圖-95戰略轟炸機以及攜帶核武器的潛艇還位于北約國家的邊境附近。如此一來,俄軍就打破了北約單方面的威懾氛圍,形成互相威懾的局面。有俄媒稱,俄方此舉證明,俄軍隨時做好了對敵人進行核殲滅的準備。
(俄軍圖-95戰略轟炸機)
總而言之,無論是俄與北約之間的對峙,還是俄烏之間的熱戰,本質上都是俄美兩個核大國之間的博弈。盡管雙方都亮出了核武,但雙方實際上也都清楚,一旦打響核戰,后果不堪設想。
也許對于俄羅斯來說,只要此次演習能對美西方援烏方面的動作造成沖擊,打擊北約軍企圖踩踏俄方“底線”的囂張氣焰,順帶削弱烏軍士氣,目的就已經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