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者:拜登還以為全世界都會服從他,卻促成了美國霸權終結

導讀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道,學者拉維·韋盧爾發表了評論文章《西亞展現美國實力的局限》,文章大意是近期海灣產油國家不顧美國有多么憤怒、發出...

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道,學者拉維·韋盧爾發表了評論文章《西亞展現美國實力的局限》,文章大意是近期海灣產油國家不顧美國有多么憤怒、發出了多少警告,仍然堅持聯手俄羅斯采取石油限產、抬高油價的舉措,為的是維護自身利益。也就是說,美國的盟友已經不像過去那樣,不得不忍氣吞聲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促進美國的利益。

而拜登卻仍然按照美國霸權時代的做法行事,以為自己只要飛往海灣國家握握手,全世界都會服從他,然而他的傲慢卻促成了美國霸權的終結,因為即使是阿聯酋、卡塔爾這樣的“小國”都學會了向美國說“不”,美國越是否認這件事,就越是讓自己的同盟離心離德。30年前冷戰終結后,巴爾干和巴基斯坦之間遼闊的西亞地區對美帝國擴張開放了,它原來是禁止入內的蘇聯勢力范圍。

美國迅速地向這一關鍵地區部署了軍事力量,并準備與造成妨礙的政權開戰。在差不多10年略多一些的時期,各種利益、承諾和計劃等的巨大復合體連結在一起,直到與市民社會并行不悖的新政治文化閃亮登場。這一復合體就是學者們所稱的“美利堅帝國”,它在西亞顯得特別蠻橫殘暴。從柏林墻倒塌到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一周年,其中經歷了13年,先后經過三位總統。

美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了一場革命,如今回潮出現了。一開始,美國外交政策的處理大致上仍是文職官員的事,由熟稔外交手腕的人員去執行,他們習慣于根據國際法為美國的行為辯護,并以與其他民主國家的長期同盟為基礎。傳統的外交政策處理總是有一個軍事的組成部分,作為文職國務活動家而具有軍事背景的人們經常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

軍事家時時超越公眾所期望于他們的,就像里根政府時期秘密地支持中美洲右翼武裝,并向其提供非法資金。但總體上保持了平衡,有利于憲法對武裝部隊及其行動的限制。到9.11事件之后,所有的都改變了。美國不再有一個“外交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它的軍事帝國,而其征戰在西亞持續了20年。“美利堅帝國”這一復合體有一個明確的甚至是作為特征的地理區域,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期間獲得的。文/PY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