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濟華:英國首相蘇納克如果不能擺脫美國的控制,任期不會太長

導讀【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本人劉濟華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平民心聲”,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10月...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本人劉濟華授權,在“秦安戰略”頭條號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平民心聲”,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10月24日下午,英國保守黨黨首選舉競選人莫當特在提名截止前退出,蘇納克成為唯一候選人,自然當選,繼而出任首相。

盡管,印度裔蘇納克是由于黨內激烈斗爭出現政治畸形而成功“撿漏”,幾乎沒有費大的周折而成功得到首相寶座,但,仍然創造了幾項第一,是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是第一個有色人種首相,還是最富有的首相。

蘇納克年富力強,志向高遠,在當選聲明中,激動地說:“我發誓我會以正直謙卑的態度為你服務,我將日復一日地為英國人民服務。”但是,擺在他面前的路并不平坦,而是布滿荊棘、路障,紛至沓來的各項尖銳復雜的國際、國內問題將真正考驗這個幸運“撿漏王”的智慧、能力和膽識。

當前,歐洲大地,戰火燃燒,能源短缺,物價高漲,政治腐朽,經濟衰退,北約逞強,軍事囂張,民眾艱辛,怨聲載道,許多國家都在舉行大規模游行抗議,要求政府停止對俄制裁,解決能源危機。

而孤懸于海外的英國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現在,英國通貨膨脹率已超過10%,創下40年來新高,能源價格飆升57%,負債高達4000億英鎊,還有數百萬人的養老金虧空。

由于英國和美國亦步亦趨,充當制裁俄羅斯的急先鋒,由于黨派爭斗,內耗不息,國家面臨崩潰,人民近乎絕望,經濟停滯,債臺高筑,官場走秀,民不聊生,一片凋敝,每況愈下。

這就是衰敗的英國,就是幾任首相經營不下去的爛攤子,也是蘇納克必須面對的現實。

蘇納克生于1980年,剛剛步入中年,仕途超級順暢。蘇納克本是商人,棄商從政僅8年就走上英國政壇的高峰,使許多歐洲的老牌政客汗顏。2015年,他當選下院議員,2020年2月起出任財政大臣,2022年7月5日,他瞅中時機,辭職逼宮,先將賞識并重用自己的伯樂——時任首相約翰遜干翻,進入爭奪首相的大舞臺。同年9月,在與特拉斯競爭中落敗。他蟄伏下來,靜待時機。沒想到愚蠢到家的特拉斯自掘墳墓,僅干了45天就喪失寶座,顏面掃地的保守黨惶恐不安,臨時補救,倉促應戰,蘇納克就成了各種力量平衡折中的幸運兒。

他的當選是印度人發自內心的的驕傲,印度總理莫迪第一時間在推特上發文“熱烈祝賀”蘇納克當選,并說,“將我們歷史的關系轉化為現代伙伴關系,向這個印度裔英國人‘活的橋梁’表示排燈節的祝福。”同時,也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的難堪,可以肯定地說,英國人的內心是不爽的,是黔驢技窮后的權宜之計,他們一定沒有憋著好屁,等蘇納克出現重大失誤時會加倍的放出來,徹底熏暈這個異族人。

他勤奮聰明,不甘于現狀,富有主見,野心勃勃,不滿足財富的擁有,而是想干大事,想問鼎權力的最高峰,進而主宰英國。他學業優秀,牛津畢業,后來又去美國斯坦福讀MBA,熟悉金融,曾去全球盛名的高盛工作,又在對沖基金掙了大錢,金融背景深厚。

他是堅定的脫歐派,認為只有脫歐,英國才能“更自由,更公平,更繁榮”。

他是虔誠的印度教信徒,兩年前在首相官邸外點蠟燭慶祝印度排燈節,2021年,在排燈節期間發行特殊收藏硬幣,以紀念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甘地。

他妻子是印度億萬富翁的女兒,一直沒有加入英國籍,很多英國人批評其利用非英國籍的身份合理避稅。據說其夫人一年避稅2000多萬美元。

他善于投機,殺伐果斷,能瞅中機會,給潛在的政敵致命一擊,不顧及是不是曾經的隊友或上司。

他是約翰遜的鐵桿,被任命為財政部副大臣,當他的頂頭上司、財政大臣賈維德與約翰遜爆發激烈沖突時,他毫不猶豫地站在了約翰遜一邊,賈維德被放翻,他接替出任財政大臣。但是,當約翰遜陷入用人丑聞后,其他保守黨人還在觀望,蘇納克根本不記約翰遜的栽培之恩,斷然宣布辭職,成為壓垮約翰遜的最后一根稻草,約翰遜被迫下臺。

特拉斯辭職后,約翰遜意欲東山再起,私下找到蘇納克,希望得到支持,并許諾可以給予要職。但,蘇納克沒有給老領導面子。失落的約翰遜悻悻而去,蘇納克輕松地登上首相寶座。

首相的寶座光芒四射,但當不好就如坐針氈。7周內,英國換了三任首相,可與當年的日本媲美。從小泉純一郎離任到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6年時間,日本先后換了6位首相,任職時間平均為1年。英國首相走馬燈似的更換,不全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是由于制度原因。這是蘇納克必須正視的難題之一。

脫歐以來,政治分化加劇,無論是工黨和保守黨之間,還是保守黨內部,爭權奪利,互相攻擊,很難形成共識。議會現場比中國的菜市場還熱鬧,各政黨為了爭取選票,迎合特定群體需求,不斷地拋出不切實際的、急功近利的甚至極端民粹的主張,造成政治脫離實際,社會高度分裂。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政策不穩定,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越來越嚴重,從而導致執政危機。

往往政客們將個人利益放在首位,然后是政黨利益,最后才是國家和民眾利益,人民對政客的不信任感非常強烈。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加深了群眾與精英之間的隔閡,使民眾對政府逐漸失望,直至絕望。

蘇納克面臨的又一難題,就是亞洲人的面孔。

必須清楚,很多英國人對蘇納克印度裔的身份并不認同,不少英國人對他的忠誠度表示懷疑。

保守黨議員杰瑞表示:“蘇納克不是英國人,他的家人是印度商人,他不像鮑里斯那樣愛英國,無法想象一個印度裔成英國首相!”

他不僅是印度裔,還持有美國綠卡,老婆是印度人,這讓英國人很擔憂。

據《衛報》報道,蘇納克在保守黨中仍不太受歡迎,一些議員指責他在7月辭去財政大臣一職背叛了約翰遜,最終導致后者下臺。

還有,很多保守黨人擔心,一個超級富豪,無法理解為生活掙扎的普通英國人的苦惱。

對蘇納克的不信任是自然的,這將加劇英國社會的撕裂。

卡梅隆之后,英國首相一屆不如一屆,政壇混亂,滿地雞毛,無論誰出來組閣,都將面對一大堆難題。

對此,蘇納克有比較清醒的認識,表示新政府將做出“艱難的決定”以確保經濟穩定,不會將債務問題留給下一代人解決。他列出了重要議題,包括更強大的國民醫療系統、更好的學校、更安全的街道、管控邊境、保護環境、強化武裝部隊,以及建立一個擁抱脫歐機遇的經濟體,讓企業投資、創新并創造就業機會。

他還表示:“我知道在這一切發生后,我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動恢復信任。我只能說,我沒有被嚇倒。”

同時,對于黨內的斗爭,他當選后發出警告,是時候“要么團結,要么死”。

蘇納克面對的難題還有所在保守黨的團結問題。長期的混亂和動蕩令保守黨元氣大傷,如果繼續“內戰”,保守黨將面臨提前大選,以及生存威脅。最新民調顯示,反對黨工黨的支持率領先保守黨30個百分點以上。《紐約時報》稱,最近的動蕩暴露了英國保守黨在執政12年后的分裂程度,以及特拉斯的繼任者團結該黨有多么困難。

該黨必須從自身利益出發,促進內部團結,鞏固執政地位。此次超過50%的保守黨議員聚集在蘇納克周圍,充分反映出該黨意識到經不起折騰,追求穩定的心理。

蘇納克面對的難題還不止這些,外部遭遇逆全球化抬頭,地緣政治日趨緊張,英國和歐盟的裂痕難于彌合,和俄羅斯劍拔弩張;內部“脫歐”傷筋動骨,新冠疫情陰魂不散,能源危機日益加重,高通貨膨脹,各行業大罷工,“不付錢”運動等等;獨立浪潮并未減退,北愛問題還受到愛爾蘭裔的美國總統拜登的關切,或將影響英美“特殊關系”,蘇格蘭獨立風波仍未平息;另外,執政黨和反對黨交鋒不斷,不會罷休。

除了上述難題,還有美國問題。

英美關系非常特殊,其實,英國在許多國際事務上對美國言聽計從,有求必應,極力配合,淪為幫兇,這是英國的現狀,也是英國的恥辱。但,歷任首相都擺脫不了美國的操控。俄烏戰爭開打以來,英國表現得非常積極,是美國指揮反俄陣線的急先鋒、排頭兵。

25日晚,蘇納克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了電話會談,拜登對蘇納克就職表示祝賀,并期待與其進行密切合作。雙方表示,期待在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上會面。拜登說:“我期待著在對全球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的問題上加強雙方的合作,包括繼續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此前,拜登稱蘇納克作為英國首位印度裔首相是“開創性的”。24日,拜登在白宮舉行的印度排燈節慶祝活動上稱,“這讓人印象非常深刻,這是一個開創性的里程碑、意義重大。”

種種跡象表明,蘇納克將進一步向美國傾斜。

看看,這位80后,盡管少年得志,中年成相,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但還是走不出依賴美國,聽從美國的政治窠臼,不愿遠離美國,更不敢脫離美國,始終充當美國最忠實的免費的甚至倒貼的老姘頭,那就永遠過不上有尊嚴的日子。

盡管,美國和英國非常親近,如同一對雙方都出軌的情人,可以談情,也可以示愛,但就是不能談錢,談房產,談孩子,因為那是涉及兩個家庭的核心問題。許多時候,美國的利益和英國的利益是不相同的,甚至是沖突的,緊跟美國就要犧牲自己的利益,就要得罪不該得罪的人,就要為美國的利益戰斗,這是不是英國老百姓所愿意的?這也是考驗蘇納克執政能力的最嚴峻的現實問題。

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英國不能徹底擺脫美國的操控,英國的首相誰也干不好,誰也干不長!

值得一提的是,蘇納克給拜登打完電話后緊接著就給澤連斯基去了電話,蘇納克強調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烏克蘭開展工作的重要性,稱其目的在于確保核安全。兩國領導人都同意有必要通過持續的經濟制裁繼續對俄羅斯施加壓力。

作為美國的跟班,英國對中國習慣于端架子,蘇納克也不例外。他競選首相時表示“中國是對英國以及世界經濟、國家安全的長期頭號威脅”,并揚言要用多種方式“震懾中國”。還說,他上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關閉所有的孔子學院,讓軍情五處保護英國國內企業和政府機構,防止受到中國網絡黑客的攻擊,并加強與美國以及其他盟國的合作,以應對中國的威脅。這種腔調是不是僅僅為了選舉,不好斷言。

同時,他表示,“中國會成為全球經濟中至關重要的一個角色,這種重要性只會增加。如果無視這種存在,是錯誤的。”他認為在處理對華關系上不能粗糙,應尋求一種“成熟且平衡”的關系,但愿這是真心話。我們只能聽其言,觀其行,看他的實際表現了。

前后矛盾的表態,也可以看出蘇納克外交經驗欠缺,需要補課。

綜上所述,蘇納克要面對的難題不少。

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導致英國風雨飄搖,進退維谷,他能否將這艘正在慢慢沉沒的巨輪浮起,有待時間的驗證。

英格蘭銀行就“英國可能已經陷入衰退”發出警告。保守黨支持者蓋伊·漢茲說,英國經濟“注定要失敗”,英國正走上成為“歐洲病夫”的道路。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就看蘇納克有沒有治愈頑疾的良方,若沒有,他就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任期不會長。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