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烏克蘭僅幾英里!美軍要與俄軍開干?真實目的可能正好相反

導讀#美101空降師何時入烏?專家解讀#美軍精銳部隊第101師二戰結束后首次部署歐洲,而其部署地點距離烏克蘭邊境僅僅幾英里,這是美軍準備大規模...

#美101空降師何時入烏?專家解讀#

美軍精銳部隊第101師二戰結束后首次部署歐洲,而其部署地點距離烏克蘭邊境僅僅幾英里,這是美軍準備大規模介入烏克蘭戰爭嗎?可能情況和我們想得恰好相反。

(訓練中的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士兵)

上觀新聞10月24日引述環球時報的消息稱,由于俄烏戰爭的原因,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嚴重惡化,如今在俄烏戰爭持續了大半年后,美軍精銳的101師下轄的4700多人被部署到羅馬尼亞境內,而其駐地距離俄烏邊境僅幾英里遠。這是該部隊在二戰結束后首次被部署到歐洲大陸,美軍稱此舉是為了與俄羅斯的“潛在戰爭”做準備。

美軍第101師經常被稱為“空降師”,但實際上這個師是一個“空中突擊師”,是美軍中一支另類但絕對精銳的部隊。101師是美軍歷史比較悠久的一支部隊,該師的前身是1918年7月組建的第101步兵師,該師原本計劃會被派往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還沒等出發,一戰就結束了。1942年8月,該師以預備役師的身份被解散,但隨機又以空降師的名義重建,重建后的101空降師徽章是一個正在嚎叫的鷹頭,即所謂的“呼嘯之鷹”,所以該師也被稱為“鷹師”。在1944年著名的阿登戰役中,101師因為死守巴斯托尼而一戰成名,從而躋身美軍王牌部隊行列。

(101空突師的徽章是一個嚎叫的鷹頭,因此也被稱為“鷹師”)

1968年該師率先按照美國軍改的規劃改為“空中騎兵師”,1974年又正式改稱為“空中突擊師”,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101空突師是美軍第一支派往海灣地區的部隊,并且也是打響海灣戰爭第一槍的部隊,該師下轄的9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1架UH-60通用直升機和2架MH-53運輸直升機組成的小分隊趁著夜色,超低空滲透進入伊拉克境內,使用“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和火箭彈摧毀了2座伊拉克大型防空雷達站,為空襲的聯軍部隊撕開了缺口。

(101師是美軍一支以直升機為主要武器的作戰部隊)

目前的第101空突師編制兵力為16548人,主要以各類直升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目前該師編制有AH-64武裝直升機120架、UH-60通用直升機203架、OH-58偵察直升機109架、CH-47運輸直升機147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6架,以及各類火炮、反坦克導彈發射器若干。但是該師沒有裝備任何坦克和重型步兵戰車,甚至連“斯特賴克”裝甲車都沒有,屬于美軍的高機動輕裝部隊。

(由于沒有坦克、步戰車等重武器,因此101師的機動性非常優秀,是美軍中反應速度最快的部隊之一)

美軍把隸屬于101師的4700多人部署到羅馬尼亞靠近烏克蘭的邊境地區,很顯然是在戰略上對俄羅斯施加壓力,畢竟美軍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技戰術水平都要遠遠高于沒經過幾天正經訓練的烏克蘭預備役軍人。特別是101師又以直升機為主要作戰力量,對地面裝甲和機動目標具備極為強大的殺傷力,即便是當年的蘇軍,對101師也頗為忌憚,更不要說今天的俄軍。但是我們換個角度想想,美軍大張旗鼓的把接近5000人的部隊部署到羅馬尼亞,真的是要干涉烏克蘭嗎?答案恐怕正好相反:美軍在烏克蘭周邊大量部署部隊,反而有可能是美俄單獨媾和的先兆。

(101師在進行演習)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軍事行動在常識上看,都是應該高度保密的,畢竟進攻作戰之前,必然需要調集兵力,囤積物資,而對于敵方則需要嚴格保密,防止敵方看穿自己的作戰意圖,從而達到作戰的突然性。像美軍這樣大張旗鼓的把部隊從本土部署到烏克蘭附近,很顯然不符合常理。作為對比,現在媒體早已經報道稱,有大量北約國家的士兵以個人身份進入烏克蘭參加對俄作戰,俄軍在打死和俘虜的“烏軍士兵”中已經發現了很多說英語、法語但不會說烏克蘭語的士兵,甚至還有被打死的黑人士兵,但是北約方面對此從未回應。一個大張旗鼓,一個默不作聲,差別顯而易見。

(俄軍和美軍有較大不同,俄軍地面炮火極為強悍,缺乏重裝備的輕步兵部隊很難對抗俄軍排山倒海般的火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101師并不是整個部隊全部部署到羅馬尼亞,而僅僅該師大約三分之一的部隊,不是完整建制的部隊,在戰斗力方面必然會有所欠缺,雖然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表現拉胯,但是客觀上看,如今俄軍依然控制著東烏4州的絕大部分地盤,占據烏克蘭五分之一的國土,烏軍發起的反擊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打不下去了,都說明俄軍依然有深厚的“后勁兒”,在這種情況下,以戰斗力有缺陷的美軍,對陣齊裝滿員的俄軍,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所以很顯然把建制不完整的101師派往烏克蘭并非明智之舉。

(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伊軍甚至以AK-47成功擊落過AH-64武裝直升機,直升機的易損性可見一斑)

從裝備方面說,101師的主要裝備時各種直升機,而直升機的易損性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1993年在索馬里這樣貧窮落后的國家,當地民兵依然擊落了多架美軍UH-60運輸直升機,如果是裝備遠優于索馬里民兵的俄軍,101師那些直升機無疑是俄軍的活靶子。而且俄軍在烏克蘭還享有制空權,俄軍轟炸機可以隨時使用KH-101巡航導彈,“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轟炸烏克蘭的直升機機場,把101師殲滅在地面上。

(反映俄羅斯和北約較量的漫畫,雙方都握著槍)

最后,假設美軍真的公開介入烏克蘭戰爭,那么假設101師在戰斗中被俄軍重創或者全殲,那么美國要不要升級戰爭?如果美軍在烏克蘭損失幾千上萬部隊,要不要動用核武器?同樣的,假設101師在戰場上重創了俄軍,那么俄羅斯要不要動用核武器對美軍實施報復?所以可以看到,只要美軍真的介入烏克蘭戰爭,并和俄羅斯爆發正面沖突,那么戰爭都會不可避免的擴大升級,并最終演變為核戰爭,這顯然不符合美俄兩國的國家利益。

(俄軍雖然空天軍不給力,但是打個直升機還是問題不大)

實際上,美軍向羅馬尼亞部署部隊,主要是為了做出一個“帶頭大哥”的樣子,告訴東歐各國:“你看,我派的是我最精銳的101空突師,你們還擔心啥呢?”同時也是對俄羅斯實施極限施壓的一種手段,如果俄羅斯慫了,那么美國就可以帶著北約順利接管烏克蘭,并把烏克蘭變成遏制俄羅斯的橋頭堡;如果俄羅斯硬扛到底,那么大概率美國會和俄羅斯單獨媾和。因為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不僅僅是美國,整個北約的彈藥儲備都已經下降到危險的程度,美軍已經開始重新下達大批訂單生產各類武器彈藥以補充消耗,德國甚至已經把還在測試、尚未量產的自行火炮援助給烏克蘭使用,再加上俄烏戰爭導致的全球能源價格飆升,以及冬季的來臨,歐盟現在已經快支撐不住了,所以美國不妨最后賭一把,把部隊派上去搞一次“極限施壓”,即便不成功,也可以考慮和俄羅斯單獨媾和,特別是最近美俄防長通電話,或許也能說明美國有對俄媾和的想法。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