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類型文學遇見元宇宙,會有怎樣的火花?|文化觀察

導讀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吳雨珂類型文學與網絡世界的關系較為親密。故事性強的類型文學,在網絡的沃土上生根發芽,滋生出龐大的網絡文...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吳雨珂

類型文學與網絡世界的關系較為親密。故事性強的類型文學,在網絡的沃土上生根發芽,滋生出龐大的網絡文學世界。隨著“元宇宙”網絡信息技術的持續推進,類型文學又開始與“元宇宙”網絡空間親密接觸了。11月21日晚,國內首個網絡文學(類型文學)獎在“致未來文學獎”第二屆的頒獎活動,在元宇宙網絡虛擬空間里完成。

當晚8:30到10點之間,第二屆“致未來文學獎”的獲獎作家紛紛通過賬號,以虛擬形象進入搭建好的一個元宇宙領取獎項,并通過視頻的形式“真人現身”分享獲獎感言。包括詩人商震、藍野,作家騎桶人等在內的多位頒獎嘉賓也以虛擬身份進入該空間,并以視頻的形式“真人現身”發布獲獎名單和評獎詞。該元宇宙空間7:30開放到次日0:00關閉。頒獎活動之外,在同一個元宇宙空間里,還進行了類型文學IP開發的相關簽約儀式。其中包括以科學神秘探險為題材的網絡小說《長安未知局》的授權簽約,網絡作家駐校計劃簽約,獲獎作家與獎項主辦方簽約等等。

包括封面新聞記者在內,受邀參加此次活動的媒體記者也都通過線上入口進入該元宇宙網絡世界。不少人提前了一個小時入場,在里面的游戲區、會客區等場地跟認識的人合影、聊天、玩游戲、挖寶,此時,主場的屏幕播放“文學節”的預告短片。當大家在主場外的其他區域時,聽不到主場的聲音,當正式的頒獎開始時,大家都回到主場聚集到大屏幕下等待獎項揭曉。

第二屆“致未來文學獎”的終審評委由詩人商震,詩人藍野,曾獲中央五個一工程獎的著名編劇范勝震,知名奇幻作家、原《九州幻想》執行主編騎桶人等等七位業內資深人士組成。第二屆“致未來文學獎”共有來稿5781篇。七位終審評委從進入終審的32篇小說中,以打分的方式,最終評選出了4部作品獲獎。獲得第二屆“致未來文學獎”的“主獎”作品是抱南樓的小說《始齔之宴》,“奇幻獎”獲獎作品是寸君的《千杯序·揚舟記》;“科幻獎”獲獎作品是池洪波的《發光的人》,“懸疑獎”獲獎作品是葉輸的《虛構之書》。除此之外,本屆“致未來文學獎”還公布了六位獲得提名獎的作家:阿拾、劉十五、陳也、文心凋零、郝明、鸕。一共十位作家榮獲本屆“致未來文學獎·年度十大作家”稱號。

“致未來文學獎”的前身“怪談文學獎”最早由北京捧讀文化于2019年6月19日發起創辦。獎項內容涵括了科幻、懸疑、推理、精怪等類型小說。在創立三年多的時間里,已推出近500篇優秀小說。這些作品涵括了何殤、劉菜等作家的“長安未知局”系列、抱南樓的“民間異聞報”系列、寸君的“千杯序”系列、陳也的“東瀛奇案怪談”系列、余觀魚的“中國古典怪談”系列等,其中的“長安未知局”系列2022年5月獲得“陜西十大新銳IP”,并已開始正式影視化,網絡短劇即將于今年底上線播放。“未來文學獎”旗下已出版和即將出版的作品還有:《怪談故事集》叢書,中國文化探險系列長篇《桃花源密碼》《神探王妃》《神探王陽明》等。

11月23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該獎項主辦方之一捧讀文化總編輯程碧女士,她說,原本定在線下舉辦的頒獎活動及相關事宜,最終組委會決定,在線上元宇宙空間里進行。這個元宇宙虛擬空間,由專業人士花費兩周時間搭建而成,能提供多人同時在線音視頻互動服務、全擬真游戲化場景、極富趣味的角色和互動游戲設計等,能讓參會人員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在致未來文學節元宇宙中,可以創建一個代表自己的虛擬角色,在元宇宙中自由穿梭,可以觀看整個頒獎典禮、與喜歡的作者和評委溝通、去商店購買作者的書,去和致未來的形象代表——機器人‘小致’合影互動。談到首次嘗試在元宇宙舉辦文學獎項頒獎活動的感受,程碧說,“目前各方體驗反饋都很好,接下來,我們還會將更多的文學活動放在元宇宙空間里舉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