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統變囚徒再成總統 盧拉上演政壇驚奇逆轉

導讀 巴西前總統盧拉在巴西總統大選決選擊敗現任總統波索納洛。 從前總統到囚徒如今再登大位,上演一出政治驚奇逆轉秀。這次巴西大選主要是77歲...

巴西前總統盧拉在巴西總統大選決選擊敗現任總統波索納洛。 從前總統到囚徒如今再登大位,上演一出政治驚奇逆轉秀。

這次巴西大選主要是77歲的左派盧拉對決67歲的右翼波索納洛。 選前巴西當地各項民調顯示,盧拉有望在10月2日第一輪投票就能以超過50%得票勝選,結果第一輪得票盧拉僅47.9%,反觀始終民調看衰的波索納洛得票43.7%遠高于預期,兩人進入第2輪決選。

法新社報道,今天第2輪決選在計票工作完成逾99%情況下,選務官員宣布盧拉以51%得票率擊敗波索納洛的49%,當選新一任巴西總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盧拉是前工會領袖,主要政見包括增加對亞馬遜地區保護措施、通過加強收入轉移計劃消除饑餓、恢復多邊國際政策重拾區域領導角色; 右翼民粹的波索納洛出身前陸軍上尉和國會后座議員,主要訴求是延續養老金改革并擴大為改革政府、誓言對抗多元性別意識并依基督教原則治國、推動民眾方便取得槍械權益。

BBC指出,盧拉這次選戰期間選亞馬遜當地最大城瑪瑙斯作為大選決戰區并非偶然,他的考量點在于對手、現任總統波索納洛一直被控在摧毀亞馬遜雨林。

盧拉深知氣候已成瑪瑙斯當地乃至全國最關注議程。BBC駐南美記者華森(Katy Watson)不諱言,眼前的盧拉與20年前相比仿佛又進化。

《紐約時報》報導,2017年盧拉因被控貪污遭判重刑入獄聯邦監獄,一天有23小時待在一間有跑步機的獨立牢房里,曾是拉美左派雄獅的傳奇政壇生涯看似告終,豈料最高法院戲劇性推翻原判決與釋憲,盧拉獲釋,開啟令人難以置信的政治。

巴西最高法院去年裁定審理盧拉貪瀆案的法官有偏見后,他的貪腐定罪被宣告無效,解除盧拉再次角逐大位的最后枷鎖,一年多來盧拉在各項民調均處領先。

盧拉曾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譽為地球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 他2011年做完兩任總統卸任時,支持率高達80%,但隨后淪為政府收賄案的核心人物,當時導致近300人入獄。

盧拉競選期間將自己比作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印度圣雄甘地和美國民權斗士馬丁. 路德. 金。 這三人都曾為政治犯、但獲釋后將志業發光發熱。 他本月在一場造勢活動說“我確信同樣的事也會在巴西上演”。

工人出身的盧拉為文盲農工之子,教育程度僅小學五年級,他在19歲那年擔任汽車零件工廠工人時意外失去左手小拇指,這成為盧拉一個有力的勞動階級印記。 他喜談啤酒、卡沙薩甘蔗酒和上后腰牛排,這些都是充滿巴西庶民形象。

盧拉數十年來一直是政壇的一股勢力,帶領巴西政治從保守主義轉型走向擁抱左派和勞動階級利益。 他1980年創立的巴西工黨,在巴西軍事獨裁政權1988年垮臺以來,于8次總統大選勝選4次,其余4次也都打入決選。

盧拉2003年到2010年擔任總統期間,幫助2000萬名巴西人脫貧,復蘇巴西石油業,并爭取到主辦世界杯足球賽和夏季奧運,讓巴西躍上世界舞臺。

但盧拉執政期間卻也讓一個龐大傭金案蔓延整個政府,盧拉許多黨內盟友都因收賄遭定罪。 雖然最后他的貪腐定罪被宣告無效,但不等同證實清白。

盧拉贏得大選,部分要歸功于勤走基層的老派方式。 他走訪全國各地,造勢無役不與。 他也打安全牌,跳過總統選舉辯論會,所提政見幾無具體細節,還婉拒大多數專訪,連紐時也不例外。

對上不受歡迎的現任總統波索納洛讓盧拉占到便宜。 民調顯示約半數巴西民眾稱絕不支持波索納洛。 波索納洛毀滅性的環境政策、寧信偏方也不接受COVID-19疫苗,嚴厲打壓政治對首、新聞工作者、法官和醫護專業人士,惹怒許多選民。

盧拉也和大多數成功政治人物一樣,演說天花亂墜卻乏具體細節; 他常把巴西菁英分子稱為“他們”,稱他與常規民眾為“我們”,在人民之間制造對立強化自己的論述。 40多年來,盧拉在公眾眼中長期打造出的個人崇拜,讓他遠比自己的政黨還受歡迎。

如今,這位前工會領袖重返聚光燈下,這回準備在拉丁美洲最大國、人口2億1700萬人的巴西重新掌舵,任務是要抹去波索納洛的政績。 盧拉的當選是拉丁美洲近來又一重大“左轉”。 2018年以來,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和秘魯都掀起左翼拉下現任者的浪潮。

法新社認為,盧拉與波索納洛之爭儼然巴西兩極化的縮影。 左派視波索納洛為國家民主與世界地位的危險威脅,保守的右派則認為盧拉是名罪犯,是一場大規模貪腐機制的核心,侵蝕國家體制,許多巴西選民表態,他們站出來是為反對其中一人而非支持心儀候選人。 選后要如何彌平社會撕裂是一大挑戰。

(綜合外媒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