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此前俄羅斯方面已發出警告,但就在近日北約方面還是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核演習。據了解,北約的此次核演習是從當地時間10月17日一直持續到月底,此次演習共有14個國家、大約60架戰機參與,為此美國甚至還派出了一架能夠攜帶核彈頭的B-52遠程轟炸機,特意從美國本土出發前往歐洲進行支援。由于近期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再加上俄羅斯10月下旬也可能舉行年度核演習,因此外界普遍擔憂,北約的核演習可能會刺激到俄羅斯,進而演變成全球核沖突。
在此背景下,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8日報道,當天,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發布消息稱,美國空軍兩架戰斗機在阿拉斯加附近的國際空域攔截了兩架俄羅斯轟炸機。北美防空司令部發布聲明稱,美軍“發現、跟蹤、確認并攔截了”兩架“進入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并在其范圍內活動的”俄羅斯圖-95轟炸機。這兩架轟炸機是被兩架F-16戰斗機攔截的。該司令部的聲明還稱,“俄方最近這次在北美防空識別區的活動不被視為威脅,也不被視為挑釁。”
此外,俄羅斯也在同一時間發布了相關消息,俄國防部稱,兩架圖-95MS轟炸機被派往太平洋進行例行性巡邏,并且進入了白令海,期間實施了空中加油。而白令海實際上就是阿拉斯加半島近海,已經算是進入了美國設立的北美防空識別區的范圍,俄國防部強調,此次飛行嚴格遵守了使用國際空域的國際規定,并且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出動米格-31戰機提供了護航。
當然,俄軍此次派出轟炸機在白令海峽附近巡航,不排除是為了向美國進行示威。自俄烏沖突升級后,由于北約不斷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方一直在警告北約沖突有升級的風險,但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不顧警告,拒絕取消核演習,并表示如果取消的話,將會釋放錯誤信號,而避免戰爭升級的最佳方式便是展示“北約堅定和可預測的行動”。斯托爾滕貝格還稱,俄羅斯若在烏克蘭取得了軍事勝利,就意味著北約的失敗,雖然北約并不是俄烏沖突的參與方,但他們的支持在關鍵時刻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雖然北約不愿承認,但實際上北約已經處在俄烏沖突的漩渦中心。近段時間,歐盟方面還打算成立一個軍事援助團,訓練1.5萬名烏軍士兵。很明顯,北約就是不想讓俄烏沖突這么快就此停歇。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隨著俄羅斯大動作不斷,或許是擔心引火燒身,美國也開始轉變態度了。據《福克斯新聞》爆料稱,日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私下透露,由于美國的庫存接近“耗盡”狀態,因此美國和西方盟友們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烏克蘭對高精端武器的要求。
對此,《福克斯新聞》還作出了兩種猜測:一是美國彈藥庫確實吃緊,軍工產能跟不上俄烏沖突的消耗速度,二是美國故意放緩對烏克蘭的援助速度,避免升級局勢。目前,俄烏沖突已經快要超出美俄兩國可控范圍,如果北約再進一步逼迫,就連美國也難以確定俄羅斯下一步會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