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路一條,毫無勝算!對臺軍售只能害了臺灣,那還買武器干啥?

導讀據港媒中評社近期報道,島內部分人士面對頻繁不斷的美臺軍售持反對意見,紛紛對臺當局提出批評。如現任桃園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總會長的王根深...

據港媒中評社近期報道,島內部分人士面對頻繁不斷的美臺軍售持反對意見,紛紛對臺當局提出批評。如現任桃園市商圈產業聯合會總會長的王根深就指出說,臺當局囤積再多美制武器裝備,還是無法獲得充足的安全感。臺大政治學博士林庭輝則表態稱,源源不斷的美制武器抵達島內,將會把臺灣變成一座軍火庫,言外之意便是指臺當局恐將在日后面臨騎虎難下,反受其害的尷尬局面。的確,自民主黨出身的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為圍堵遏制中國發展,多次與臺當局展開軍售合作,妄圖通過“臺海牌”積攢所謂的優勢。同時又借此機會,給中國日后發起的統一之戰設置障礙,其用心之險惡令人無不鄙夷。但今時不同往日,隨著中國軍力高質量的發展態勢與反制手段的日漸豐富,使得美臺雙方的陰謀詭計終將以破產而落幕。

(2021年1月20日,寒風凜冽的華盛頓,在夫人吉爾·拜登的矚目下,贏得總統大選的拜登宣誓就職)

2021年1月20日,以第46任總統拜登為首的美國政府新一屆內閣于華盛頓走馬上任,不同政治素人出身及內閣成員變動頻繁的前任總統特朗普,作為國內政壇有名的常青樹及建制派代表的拜登,憑借著一支極具專業性的外交團隊與自身豐富的經驗,其在處理對華對臺關系上,不論是用心,還是手段、相較以往都更加毒辣嫻熟。如在同年8月初,美國國務院便批準新一輪對臺軍售議案,項目總價值7.8億美元。主要由40輛M109A6自行火炮、20輛M992A2系列野戰炮兵彈藥補給車及1689件相關升級套件等組成。盡管該案于今年5月被美國政府單方面叫停,但它對中美兩國關系的沖擊可謂是顯而易見。時間轉至今年2月初,美國國務院發布消息,宣布向臺當局出售總價值約為1億美元,為期5年的“愛國者”防空系統工程勤務計劃,以此提升臺軍防空反導作戰能力,不出意外,此舉又遭到了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上圖為美制“愛國者-2”型防空系統,配備有4枚攔截彈,至于衍生型愛國者-3,攔截彈配備數量則提升到16枚)

從對臺軍售中嘗到甜頭后,美國國務院又于今年4月故技重施,繼續向臺軍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和相關設備培訓、維護、部署、操作及保養等在內的軍售項目,總價達9500萬美元。從2月及4月的兩次對臺軍售中可以窺見,強化愛國者防空系統作戰效能,業已成為臺軍目前的重點工作之一,至于背后的原因,則與實力強大的解放軍火箭軍離不開關系。而在6月上旬,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于新加坡重啟前夕,美國國務院又批準新一輪對臺軍售,主要由軍艦零部件與相關技術支持構成,價值約為1.2億美元。針對此舉,中國防長在與美國防長奧斯汀會晤時,曾提出嚴厲批評,引發當時各方高度關注。盡管中國政府及軍方多次提出交涉與正告,但美國政府卻絲毫不以為意,故而在今年7月15日,總價值約為1.08億美元的對臺軍售項目又悄然落地,此次軍售則由大批零部件組成,主要涉及地面作戰車輛,此外還涵蓋一定的后勤技術協助保障等。

(8月上旬的臺島周邊海空聯合演習,不論是出動規模,還是區域劃分,可謂史無前例,令外界出乎意料)

今年8月初,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的竄訪臺灣之行,令素來復雜的臺海局勢更加嚴峻,與此同時,也讓充滿著無數傷痕的中美兩國關系駛向谷底。為彰顯捍衛祖國領土主權完整統一的堅強決心,以解放軍東部戰區轄下的諸軍兵種作戰單位,按照預定計劃安排,迅速啟動反制措施。緊接著,外界便在臺島周邊看到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海空聯合演習,毋庸置疑,此次演習令臺當局及島內“臺獨”分子可謂是膽戰心驚,慌亂不已。至于始作俑者的美國政府,除一面擺出“世界秩序維護者”的姿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外,一面又緊急商討新一輪對臺軍售的具體細節與組成部分,著實將無恥演繹得淋漓盡致。

(上圖為脫離美海軍戰機機翼掛架的AGM-84“魚叉”反艦導彈)

8月底,據美媒Politico政治新聞網報道,相關對臺軍售業已籌備完畢,拜登政府正在竭力推動其落地成行。據悉,該軍售項目總價約為11.6億美元,由價值為3.55億美元的60枚AGM-84L“魚叉”反艦導彈、價值在8570萬美元的100枚AIM-9X Block ll“響尾蛇”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及價值為6.554億美元的延長監視雷達等三部分組成。“魚叉”反艦導彈與“響尾蛇”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將被集成在臺空軍F-16V戰機身上,將會用來針對解放軍海空力量,至于監視雷達,則是進一步提高臺軍對周邊海空區域的預警探測及態勢感知能力。顯而易見,不論是美方也好,還是臺當局也罷,明顯感受到了解放軍的強大威壓,遂以對臺軍售亡羊補牢。

(圖為美海軍航母軍械員正在將“響尾蛇”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加掛制F/A-18艦載機上)

在距離上任僅僅兩年不到的時間內,美國總統拜登便批準六次對臺軍售,這在1979年中美關系正常化以來的美國歷屆政府中,可謂是再難找出第二例。而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在印太地區已經逐漸黔驢技窮的拜登內閣,迫切需要新的發力點與突破口,以此保障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目標不會以失敗而告終。誠然,“臺海牌”在美國政府眼中是一把無往而不勝的“利劍”,但這把“利劍”能否像往常一般鋒利,在當下及未來則充滿著巨大疑問。至于構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因素,則離不開中國軍力天翻地覆般的變化。僅以此次臺島周邊海空聯合演習為例,各型高技術裝備與新銳戰法協同出陣,向外界展示出經歷軍改過后解放軍的總體作戰能力及區域控制能力,業已實現巨大飛躍。

(2017年~2022年內,美對臺軍售細則一覽表,從中可以看出,相較于前任總統特朗普,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可謂是急不可耐,用意極其卑鄙)

可以確信的是,基于上述條件,美國政府所倚仗的“臺海牌”這把“利劍”,將在日后變為反噬自身的菜刀。除此以外,面對美臺軍售,中國政府的反制手段早已不是曾經的強烈抗議與嚴正交涉云云,而是實打實的拳拳到肉,招招朝著美國政府的命門揮去。如在2月初,美國政府公布新一輪對臺軍售后,外交部發言人便表態稱,中國政府將根據《反外國制裁法》,對向臺當局提供武器裝備及技術支持的美國防務商展開禁止在我國進行交易、合作;查封、扣押、凍結在我國境內資產等手段在內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因此,如在歷次對臺軍售中頗顯活躍的雷神、洛.馬、通用動力及豪士科等公司,均將會嘗到不少的苦果。簡而言之,通過這種實質性行動,除讓上述美國防務商吸取教訓外,還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未來舉措,即在對臺軍售一事上,應當以三思而后行為妙。

(圖為8月上旬臺島周邊海空聯合演習中,正向長空奔騰而去的東風-15戰術彈道導彈,所謂東風浩蕩,向來可不是一句空話)

在臺海問題上,中國政府的主張是一貫的,其決心更是毋庸置疑,有關各方應該深刻認識到這點,避免做出戰略預判,從而引火燒身。此外,妄圖“以武拒統”及“挾洋謀獨”的臺當局及島內“臺獨”分子,則更需要認清現實,即使引進與裝備再多的美制武器,本質上還是徒勞無功而已,除了浪費民脂民膏外,再無任何作用可言。總之,有關臺海問題的妥善解決,應以和為主,而非戰為首,不過若臺當局仍執迷不悟,解放軍也同樣有能力完成這項宏偉大業,簡而言之,戰略主動權始終在我之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