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做絕卻又缺乏“安全感”!日本高層又去拜鬼,并且還有新圖謀

導讀常言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但并不是所有的“鄰居”都能成為知己,也有不少就成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冤家。這其中,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反...

常言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但并不是所有的“鄰居”都能成為知己,也有不少就成了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冤家。這其中,日本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時至今日,日本當局都在想著如何重振“舊日本帝國”,并趁亞太局勢不穩之際謀取利益。

據德國之聲(DW)最新消息顯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10月17日,配合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開始的秋季例行大祭,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供奉了被稱為“真榊”的供品。雖然有關人士表示,截至18日的例行大祭期間岸田不會參拜靖國神社,但其向二戰戰犯“納貢”的行為,本身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與此同時,岸田文雄還在積極推行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并將于周五(10月21日)訪問澳大利亞,與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ony Albanese)在西澳的伯斯舉行會晤,以共同迎合美國拜登政府“反華抗俄”之大計。

1、日本借“拜鬼”復興軍國主義之魂,狼之野心昭然若揭。

當整個歐洲都在祈禱,讓他們的神能夠盡早化解俄烏沖突,讓他們安穩地度過一個不缺電、不缺氣的寒冬之時,日本的內閣成員們卻在爭相“拜鬼”,并期望借此復興本國塵封已久的軍國主義之魂。這其中,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Yasutoshi Nishimura)在大祭開始前的14日就進行了參拜,跨黨派議員聯盟“大家一起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還在18日進行了集體參拜。對于近期內閣成員“組隊”拜鬼的行為,經濟安全保障擔當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則完全不顧飽受日本侵華戰爭疾苦的各國人民的感受,大言不慚的對外表示:“參拜神社只是向為國策而殉亡的英靈,獻上誠摯的感謝。”相比之下,岸田則表現得更為“低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0月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日方有關靖國神社的消極動向,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可能是礙于周邊國家的反對,他在就任首相后不久的去年10月秋季例行大祭和今年4月春季例行大祭,都遵循了前首相安倍晉三、菅義偉只納奉不參拜的“傳統”。與他一同供奉真榊的,還有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和參院議長尾辻秀久。對此,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記者會上強調稱:“岸田供奉真榊是以私人立場進行的,而采用‘內閣總理大臣’頭銜,則是表達身處那個地位的個人時,作為慣例常用的做法。”

都說政治是軍事的升華,軍事是政治的后盾,而為了能夠實現自身對亞太有爭議地區的實際控制,身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目前正十分急于強化本國軍力,為未來亞太格局的新一輪洗牌做準備。對此,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10月17日向靖國神社供奉“真榊”的同時,又在國會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就海外發生突發事態時對日僑的保護問題表示:“在政府預定年底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長期指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的修改中,這些都應該進行討論。”在他本人的積極推動下,日本政府正在對其《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三份關鍵的防務文件進行審查,審查結果將于12月公布,屆時日本將在近10年來首次推出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

顯然,在美國拜登政府剛剛于10月13日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未來幾年美國面臨的壓倒性挑戰將是超越中國并遏制俄羅斯時,岸田文雄近日推行的這份“日版”安全戰略大有照貓畫虎之意。但明眼人其實都能看出,日本當局也不過是想趁機擺脫日本憲法第九條,對本國軍隊的限制而已。此舉背后的狼之野心,正如司馬昭之心一般人盡皆知,值得亞太周邊國家多加警惕。

2、壞事做絕卻又缺乏“安全感”,日本意圖與澳洲聯合防務。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很明顯在二戰時期就已壞事做絕的日本,就很害怕亞太周邊國家會有朝一日“報仇雪恨”。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缺乏“安全感”就成了日本當局強化自身防衛能力,推行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拉攏澳洲搞聯合防務的借口和理由。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岸田文雄還義正言辭地表示:“我們需要對日本的防衛能力是否足夠做一個徹底的檢查。我們將做好充分準備,應對東亞地區任何可能出現的情況,以保護我們人民的生命和生計。”

而依照日本共同社給出的說法,《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是日本國家安保領域的基本方針,一般以10年為期限進行更新。現行安保戰略2013年制訂,計劃于2022年內完成修訂。屆時,《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也將隨之進行修訂。在周一的國會質詢環節期間,就確保日本境內的核電站安全問題,岸田文雄亦指:“應從安全觀點出發,切實思考應對舉措,我們有意在有關加強防衛力的政府專家會議上推進探討這些議題。”對此,外媒紛紛分析指出,倘若岸田的計劃得逞,所謂的“對敵攻擊能力”恐將正式轉化為日本國家安保領域基本方針,使得該國在未來真正擁有先發制人打擊能力,屆時日本自衛隊也將變為不折不扣的“正規軍”,使亞太其他國家再度面臨軍國主義的威脅,真可謂“為了自身的安全,就讓他國不安全”。

說一套、做一套,并不是美國人的專利,而身為美國忠實鷹犬的日本也深得“老大哥”的真傳,一邊在拜登政府跟前裝作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一邊則籌劃著如何借助目前動蕩的亞太局勢,讓美國為自己“松綁”。日本政府之所以要盡快研究“日版”國家安全戰略,其實是因為首相岸田文雄有意盡快訪美,近期他一直試圖圍繞防衛領域戰略問題展開對美溝通,借以展示日本在強化對美軍事同盟關系的堅定決心。在訪美之前,他的澳洲之行可被視為是一種政治鋪墊。

據悉,岸田會在周五正式前往澳洲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并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首腦會談,會談內容將包括安全保障、能源和糧食等兩國間的緊要課題,同時就日澳兩國推進今后的安保經濟戰略展開磋商。對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而言,這已經是他自今年5月上任以來,與日方領導人之間的第三次雙邊會晤。一個月前,阿爾巴尼斯才剛剛前往日本參加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外界預測,安全將引領日澳兩國首腦的會談議程,新的雙邊宣言也少不了強調國防和經濟安全合作的措辭,以幫助他們實現所謂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此外,日本還將尋求與五眼聯盟(Five Eyes)更緊密地合作,這是一個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組成的情報共享網絡,與美日印澳組成的四國同盟(QUAD)大同小異。

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岸田欲串聯澳洲共謀“反華大業”。在表面上,日本宣稱國家安全戰略的修訂、日澳兩國圍繞亞太地區的聯防,是因為他們越來越擔心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軍事沖突后,綜合國力得到飛速提升的中國,有可能會在南海和東海尋求以武力改變印太地區的現狀。但實際上,這就是一種通過渲染“中國威脅論”來為本國復興軍國主義開路的丑惡行為。尤其是在今年4月,中方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所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合作協議后,日本和澳大利亞以及美國瞬間都成了“被踩了尾巴的貓”,紛紛對中所兩國間的正常雙邊合作說三道四、大做文章。殊不知,早在今年一月,日本和澳大利亞就曾簽署了雙方軍隊的《互惠準入協定》(RAA),以加強雙邊的防務合作。而在RAA協議簽署前,日本和澳大利亞之間還進行了一年多的會談,以實現打破法律障礙,允許協議雙方的軍隊為訓練及其他目的而進入對方國家的目的。盡管RAA字里行間未直接提及中國,但該協議仍被外界視為是對“中國軍事擴張”的擔憂,進而采取的圍堵措施。

面對日澳等美國鷹犬們明晃晃的“雙標”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被問到日澳計劃簽署的這份協議時明確表示:“我們始終認為,國與國之間開展交流合作,應當有助于增進地區國家間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助于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而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的利益。太平洋之大容得下地區國家共同發展,太平洋的和平與安寧也有賴于地區國家的共同維護。我們希望太平洋成為太平之地,而不是人為興風作浪之洋!”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