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劍
俄烏沖突之際,圍觀的印度有了一個重磅舉動。
據印媒報道,印度通過對烏克蘭危機的觀察,認為俄羅斯憑借強大的洲際核威懾力量,確保美國和北約不敢過于囂張,為此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得以順利進行。
(俄軍導彈打擊基輔)
印度汲取教訓,決定抓緊研發“超級烈火”,也就是“烈火”導彈系統的洲際射程版本,新的“烈火6”導彈射程可達1萬公里,甚至能打到北美,這將賦予印度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就連美國也得對印度“禮讓三分”。
其實印度發展“烈火”系列導彈的歷史由來已久,但早期印度的項目進展非常慢,直到進入本世紀,才慢慢有所成就,尤其是“烈火5”導彈的出現,讓印度自認為能夠夠得著洲際導彈俱樂部的門檻——過去多年,這個俱樂部一直只有五大國能夠邁入。
(早期的“烈火3”)
但是“烈火5”的射程實際上也還不夠看,一般認為這種導彈系統的射程在5000公里左右,距離8000公里的門檻還是有點遠的。
所以才有了“烈火6”,這款“超級終極烈火”的洲際射程,能確保印度的打擊范圍覆蓋東西半球,五核國自然在這個范圍之內。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印度經常被鄰國的導彈發展成果“刺激”,但是印度這一次發展“烈火6”,其終極目標更可能是美國。
原因之一是美國在歷史上對印度并不友好,印度長期以來都是俄羅斯的伙伴,而且印度發展核武器也被美國所阻撓,現在印度發展核潛艇反應堆等裝備,更多的是獲得俄羅斯的技術支持,所以印度并不會真的將美國視為“盟友”。
原因之二則如上文所講,俄烏沖突極大刺激了印度,印度擔心日后美國也會像對待俄羅斯一樣對待自己,為了讓美國不敢造次,印度認為自己必須造出真正的戰略級核彈,用以“震懾美國”。
當然,如果你以為印度的目標就是“烈火6”而已,那格局就小了,印度必然還會有更長遠的打算。
而且,印度不止是要獲得陸基導彈,印度還希望像五大國那樣獲得真正的戰略核潛艇,并裝備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系統。
目前印度依照俄羅斯“奧斯卡-1”核潛艇,已經發展了自己的“殲敵者”級戰略核潛艇,據說其83MW反應堆技術也是由俄羅斯提供的。
有了戰略核潛艇,印度自然就開始想要獲得潛射導彈,印度國防部近期宣布,該國核潛艇已經成功發射彈道導彈。
印度的潛射彈道導彈型號并不多,通常K-15導彈射程在700公里左右,這實在不夠看。不過后面研發的K-4導彈射程則達到了3500公里。
如果“烈火6”研發成功的話,則不排除印度也會發展對應的潛射型號。
所以,印度這一次是真的雄心勃勃,而不是在搞歡樂氣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