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自10月10日以來,烏克蘭30%的發電廠被摧毀。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稱,位于基輔的一處能源基礎設施遭到俄軍的兩次攻擊。基輔市長克利奇科表示,目前第聶伯河左岸地區的許多建筑供電和供水受限。
除開基輔,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市和日托米爾市市長也均表示當地基礎設施遭到攻擊,日托米爾市供水供電暫時中斷。
不難看出,俄軍在重點打擊烏克蘭電力設施等重要基礎設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與之前對烏空襲有所不同的是,這兩輪空襲中,俄軍使用巡飛彈作為打擊武器是一大特點。
基于此,我們發現俄烏戰況也發生了改變,其中三個新動向值得人們關注。
首先,俄軍首次空襲了烏克蘭的“能源決策中心”。自從克里米亞大橋被攻擊后,俄軍的報復措施已明顯將烏境內的重要基礎設施作為打擊目標。
與“澤連斯基掩體”不同,烏克蘭“能源決策中心”負責做出一些重要決定,它影響著烏克蘭工業領域維持烏軍戰斗力的能力。
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對烏表示,俄軍繼續用遠程精確武器打擊烏克蘭軍事指揮系統和能源系統,打擊還針對外國生產的彈藥。
這樣一來,基輔的能源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失靈,直接影響的就是城市的電力供應。而烏克蘭方面大量裝備也因為缺乏電力供應而無法發揮作用,特別是用于偵察傳感、通信傳輸和精確定位的電子裝備等。
另外,對軍事設施,特別是指揮系統的打擊,持續的空襲可以進一步打擊烏克蘭方面的士氣。
其次,俄軍使用的打擊手段也似乎在悄然發生改變,滯空彈藥對決(又稱自殺式無人機)成為新作戰樣式是俄烏沖突的又一新動向。
此前俄羅斯多有顧慮,現在俄軍開始逐步大量使用滯空彈藥打擊烏境內目標,說明普京的策略也做了較大調整,如今連西方也不得不“圍觀”。
俄方稱為“天竺葵-2”接替俄羅斯的“口徑”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以及烏克蘭方面的“海馬斯”火箭炮、“神劍”精確制導炮彈,成為俄烏戰場的“新面孔”。
最后,俄白區域聯合防御部隊的動向值得高度關注。
據報道,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列寧在近日宣布,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共同部署的區域聯合部隊已開始執行“保衛聯盟國家”的任務。他強調,聯合部隊的任務是防御性的,不會對任何人發起攻擊。
首批組建聯合部隊的俄軍抵達白俄羅斯 圖源:白俄羅斯國防部網站
組成聯合部隊的首批俄羅斯士兵已在幾日前抵達白俄羅斯。白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司司長瓦列里·雷文科透露,聯合部隊中的俄軍總人數將達到9000人,約170輛坦克、200多輛裝甲車以及100門火炮和迫擊炮將陸續運抵白俄羅斯,以支援聯合部隊。
俄軍進入白俄羅斯境內組成區域聯合防御部隊,相關動向值得關注,不排除準備在烏境內開辟新戰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