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報道,歐佩克+在10月5日做出減產決定之后,美國方面大為惱火,拜登甚至立即派出特使試圖說服沙特等國取消減產決定或者推遲一個月。但是沙特方面果斷地拒絕了美國的要求,甚至稱這此拒絕為“一個響亮的不”。
遭到沙特的拒絕之后,不僅白宮震怒,連美國兩黨議員也紛紛叫囂要給沙特等國一點教訓,甚至說要停止對沙特軍售。但是令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強勢表態非但沒有嚇倒沙特,各個歐佩克成員國還紛紛表態支持減產,堅定地站在了沙特一邊。
這種情況令美國始料不及,白宮方面面臨更嚴峻的壓力,現在問題似乎不僅僅關系到11月份的中期大選,美國對中東甚至對于國際油價的影響力正在消退。對于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此次歐佩克+敢于和美國硬扛,關鍵還是由于美國企圖用經濟手段來實現政治地緣目的,妄圖利用強權操控國際油價并打壓對手的險惡用心。
在今年夏天拜登曾親自飛往沙特說服薩勒曼王儲增加原油產量以降低油價,因為拜登需要以此來壓制美國國內的高通脹率。否則他就會大概率輸掉11月份的中期選舉。出于照顧美國的面子,沙特當時做出了一些讓步,同意部分增產,國際原油價格逐步下降到俄烏戰爭之前的水平。
但是,在這期間,美國聯合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一項極為險惡的政策,即對俄羅斯石油實行最高限價。這一政策直接繞過國際油價機制,對某一產油國實施制裁,如果這個案例成為現實,那么將來美國就可以對任何一個產油國實施同樣的精準打擊。
這對于歐佩克+,以及俄羅斯來說,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因此,在10月5日,歐佩克+組織成員國一致通過了在11月份減少原油產量200萬桶/天的決定。
這個決定,得到了普京的高度贊揚以及大力支持,如此一來,國際油價將重新漲回100美元以上。不僅能夠打破美國對俄羅斯石油的最高限價政策,俄羅斯還能因此受益。當然,歐佩克國家也將能夠彌補此前因為增產而失去的部分收益。
最最重要的是,歐洲國家將面對歐佩克和美國的高價原油和俄羅斯相對廉價的石油,他們要么接受高價油,要么就得試圖和俄羅斯改善關系。因此,美國人非常惱火,白宮包括民主黨都將沙特推動歐佩克減產視為“對俄羅斯的援助”。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收入將大幅提高,并且導致歐美聯盟出現嚴重分歧。
民主黨方面的反應尤為激烈,準確地說應該是憤怒,他們大力批評沙特,并建議白宮方面重新定位與沙特的之間的關系。甚至有民主黨議員建議停止向沙特出售武器,并將部署在沙特的愛國者導彈營調到烏克蘭去。
拜登也公開表示,如果沙特繼續推高國際油價,美國將切斷對沙特的武器供應。不過,沙特方面并沒有因為美國的強勢表態而做出認為妥協的姿態,恰恰相反,他們直接回懟美國,堅持減產是歐佩克全體成員國一致認可的決定,并且完全是基于經濟原因,而非美國人所說的政治原因。
不僅如此,隨后如科威特、阿聯酋、阿曼、伊拉克、巴林、阿爾及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國也紛紛表態,堅決支持歐佩克+在10月5日做出的減產決定。這讓美國陷入了極為尷尬的境地,11月份正是拜登參加中期選舉的關鍵時刻,到那時國際油價將暴漲,美國的通脹率也將立即重回高位,民主黨敗選幾成定局。
美聯儲半年多來多次加息的努力將全部付之東流,美國和歐佩克之間的關系快速跌入谷底。將來美國還能再次掌控中東嗎?除了直接使用武力,美國人還能什么辦法來控制中東地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