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有人想背后捅刀,梅德韋杰夫專門提了倆“英雄”

導讀文/君劍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最近對以色列敲響了警鐘——他告誡以色列不得企圖軍援烏克蘭,否則俄以關系將遭毀滅性打擊。(梅德...

文/君劍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最近對以色列敲響了警鐘——他告誡以色列不得企圖軍援烏克蘭,否則俄以關系將遭毀滅性打擊。

(梅德韋杰夫)

梅德韋杰夫之所以發出這一警告,是因為以色列的僑民事務部長納赫曼·沙伊要求軍援烏克蘭——理由是“伊朗為俄羅斯提供導彈武器”。

但梅德韋杰夫認為,以色列一旦軍援烏克蘭,將會導致“魯莽的后果”。梅德韋杰夫也勸告以色列不要背后捅刀,指出烏克蘭存在新納粹現象,而這正是以色列所深惡痛絕的。梅德韋杰夫專門提及——班德拉和舒赫維奇,這倆人被俄方認為是二戰劊子手,曾與德國合作屠殺猶太人。梅德韋杰夫提醒以色列——如果讓“新納粹分子”拿到武器,以色列就得把班德拉們當“英雄”了。

(班德拉在烏克蘭被宣傳為“英雄”)

梅德韋杰夫發表如此激烈的表態,說明俄羅斯非常介意以色列的立場。事實上,俄烏沖突持續近8個月,以色列的態度一直很微妙。雖然以色列也曾譴責俄羅斯,并給烏克蘭提供非致命物資援助,但以色列沒有制裁俄羅斯,也沒有軍援烏克蘭。

而俄羅斯之所以介意以色列可能的態度轉變,是因為以色列也有自己的軍工成就,比如“鐵穹”這樣的防空武器,就專門用于對付火箭彈,這在烏克蘭戰場是能發揮作用的。而且,以色列也有發達的情報網絡,如果以色列軍事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必然不利。

不過目前看來,以色列應該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理由也并不復雜,我們簡單說幾個。

第一就是前面梅德韋杰夫提到的“新納粹分子”班德拉們,在烏克蘭,班德拉一直被西方國家炒作成“英雄”,以至于經常出現各種班德拉紀念活動,俄烏沖突以前,以色列就曾指責烏克蘭,即使在今年,以色列駐基輔大使館也曾譴責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紀念班德拉的行為,并要求徹查“反猶太人問題”。但烏克蘭顯然不會配合,這就成了雙方的梁子——既然烏克蘭不愿意正視“新納粹”問題,那么以色列基本上不會對烏克蘭有多好。

第二就是以色列和俄羅斯的關系其實不錯,至少雙方互有需要,俄羅斯需要以色列的科技和投資,以色列則需要俄羅斯提供安全保障。沒有錯,俄羅斯在中東的行動會決定以色列的安全。一般情況下,俄羅斯會對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行為睜只眼閉只眼,同時俄羅斯賣給中東小伙伴的武器性能水平,也會決定以色列的安全——所以,以色列不會無端招惹俄羅斯,那只會給以色列自己制造麻煩。

(澤連斯基之前就曾指責以色列不給武器)

第三就是立場問題,俄羅斯打烏克蘭的名義是“安全”,以色列也是經常打著“安全”的名義去打周邊國家的,如果以色列過于支持烏克蘭,那就等于在行動上否認“安全”這一概念,這簡直就是在打自己的臉。以色列只要不糊涂,就不會這樣做。

第四就是以色列并不是俄烏沖突的直接利益相關方,雖然沙伊指責俄羅斯從伊朗獲得導彈,但這只是西方輿論的單方炒作。而且就算俄羅斯從伊朗獲得導彈,也不可能用來打以色列。只要窗戶紙沒破,以色列就沒必要招惹是非。

(西方炒作俄羅斯已經獲得伊朗無人機)

所以經過總結就不難看出,以色列接下來的態度還是會保持謹慎的。

當然,也不是說以色列的態度就不會變,畢竟背后有個美國在施壓。而且以色列和伊朗也是死對頭,不排除以色列也會選擇性制止伊朗武器發揮作用。

而從這一切現象,也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烏克蘭危機背后,實際上隱藏著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尤其在危機外溢的情況下,沖突所造成的影響已經遠遠不局限于戰場和烏克蘭本土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