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最新消息,美韓兩國決定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韓國空域舉行聯合空演,本次演習參演軍機達240架左右,將是兩國時隔5年之后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演。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軍方將派出F-35A、F-15K、KF-16等各式戰機140余架,美國軍方則將從日韓美軍基地派出F-35B、F-16等戰機100余架。
至于舉行演習的原因,韓國軍方宣稱是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當前局勢的嚴峻程度已不輸2017年。
當然了,韓國的說法聽聽就好,因為韓軍一直聽命于美國,幾乎每次美韓演習都是韓國軍方站在前臺替美國發聲,甚至連韓國軍方所謂的“緊張局勢”,其實也是美國一手導演的戲碼。
自2022年以來,美國就一直在半島地區施加強大的壓力,在上半年美國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美國副國務卿舍曼、美國駐韓大使等人就連番上陣,警告韓國面臨所謂“迫在眉睫”的威脅,而韓國也隨著美國的指揮棒起舞,宣稱要對北方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
在輿論造勢的同時,美國還不斷推動聯合國出臺更嚴厲的制裁措施,為了讓“局勢緊張”顯得“真實可信”,近幾個月美韓兩國幾乎每月都會推出新的聯合軍演活動。
美韓即將舉行的聯合空演,只不過是兩國一長串軍演中最新的一個,與其他軍演的區別只是規模更龐大,更引人注目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空軍也將受邀參加此次軍演。
考慮到與本地區局勢毫無關聯的澳軍遠道而來,這也證明了美韓軍演的目的很不單純,大有“狼來了”的架勢。
實際上回顧美韓半年多一直極力鼓吹的“威脅”,就能發現一切都是煙霧彈,目的在于掩飾美軍加強對半島地區控制力的行動。
因為如果沒有“威脅”作借口,那美軍的軍事行動,甚至其在韓國的駐扎就失去了合法性,而“威脅”來得越是真實,越是急迫,美軍就越容易搶占道德高地。
美國如此煞費苦心地謀劃,與其在整個地區的戰略危機有莫大關系。
放在十年之前,沒人會懷疑美國在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影響力,但如今至少在部分地區,美國對局勢的掌控不是那么牢固了。
為挽回局面,從2021年起美國先后嘗試從南海、臺海方向尋找戰略突破口,然而都遭到了挫敗,并且了解這段事實,才有助于理解為何美軍當下只能從韓國方向著手。
2021年美國推動的“南海自由航行活動”無疾而終。為了維護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以及維護“共同價值觀”,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南海積極從事有針對性的軍事活動。
這些活動在2021年時達到了高潮,當時美國邀請多個西方盟友進入南海,企圖以實力改變平衡,而前來助陣的西方艦隊,以英國皇家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最為高調。
然而事前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英國航母,卻在強大的壓力下慫了,灰溜溜地快速穿越南海離開了。
英國皇家海軍鎩羽而歸,讓其他實力更弱的西方海軍個個都學會了低調做人,結果這場籌備時間超過半年的“自由航行”活動,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慘淡收場了。
經此一役,美國意識到時代變了,西方國家的海軍在南海已經不占上風,美國在南海方向的布局破產了。
不得已之下,美國只能將目標轉向臺海地區,而在此方向上美國采取了雙管齊下的方式,只可惜美國的這兩手操作都遭到了反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也只能放棄在臺海方向的圖謀。
美國并不甘心自己一再受挫,最終從霸主地位上滑落下來,但環顧整個亞太地區,還真找不到強有力的戰略支點,唯一還能讓美軍產生一點幻想的,也就剩下半島地區了。
因此近幾個月來,美韓兩軍動作頻頻,攪動的半島地區一直都不得平靜。
不過美國的努力注定是徒勞的,在整個國際形勢已經改變的情況下,美國企圖通過制造動蕩來渾水捉魚,那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