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萬水千山炊煙起,游子歸 舌尖上的冬至味道

導讀今日冬至。此時節,晝至短,夜至長,炊煙起,游子歸。團圓正當時。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你回家吃飯了嗎?你家的餐桌上有什么樣的美食呢?你...

今日冬至。此時節,晝至短,夜至長,炊煙起,游子歸。

團圓正當時。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你回家吃飯了嗎?你家的餐桌上有什么樣的美食呢?你的家鄉還有哪些冬至習俗?歡迎與我們分享。

【杭州】

冬至到底吃什么?問一個“老杭州”,他肯定會說:吃年糕!

吃年糕,年年高。寓意討個“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好彩頭。

【溫州】

驅寒暖胃、補中益氣,一碗熱乎乎的糯米飯,暖胃又解饞。嚼著噴香糯米飯,享受天倫共聚,天氣嚴寒,一家人的心卻暖烘烘。

【湖州】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湯圓,冬至必備。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圓”,“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今朝團團圓圓,“又大一年”。

【嘉興】

“有的吃冬至夜,沒得吃凍一夜。”雞蛋在糖水中夾碎,再吃一個軟糯的桂圓,喝一口甜湯,熱乎的桂圓燒蛋,甜蜜暖和一整年。

【紹興】

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后香氣撲鼻。冬水所釀,易保藏,特種技法釀成的“酒窩酒”、“蜜殷勤”更是饋贈佳品。

【金華】

細細的麻繩上,暖陽下一溜兒泛著潤光的香腸,紅白相見,誘惑滿滿。“香腸做好了,怎么吃都香。”這可是曬在太陽下的“年味兒”呀!

【衢州】

衢州麻餅,形如滿月、色澤金黃,芝麻香中帶甜、甜而不膩、口味醇美,象征合家團圓。紅心白邊,誘人濃香撲鼻而來,彌漫于街頭巷尾的,都衢州人的傳統老味道。

【舟山】

“看取孤篷三尺雪,銀光鋪遍帶魚船。”老話說“冬至帶魚賽人參”,冬至前后,舟山帶魚最肥厚鮮美。舟山人的冬至餐桌上,定少不了這份特別的“冬日海鮮”。

【臺州】

先祭天、后拜祖,隨著一聲高亢的喊聲,鳴炮、擊鼓、奏樂、整冠束帶、撩衣進步、三叩三進香等儀程一一舉行,而家廟內八仙大桌上,早已備好豐盛的祭品。莊重肅穆的“三門祭冬”儀式,700多年來從沒中斷過。

【麗水】

采鼠曲草、碾米、泡米……為了這份清香四溢、皮糯餡兒香的冬至“青粿”,各家各戶忙得不亦樂乎。小小“青粿”,承載滿滿思念與祝福。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愿生活溫暖相伴。

監制:夏倩

策劃:姜頔

配音:姜頔

制作:尚天宇

文字:孫維慶

校對:帥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