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后吃退燒藥為啥效果不佳?醫生:可能是因為你不會喝水

導讀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數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會選擇不同的退燒藥以緩解癥狀。但是常有人抱怨退燒藥效果不好,并因此盲目增加藥物劑量,甚至導...

感染新冠病毒后多數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會選擇不同的退燒藥以緩解癥狀。但是常有人抱怨退燒藥效果不好,并因此盲目增加藥物劑量,甚至導致藥物性肝腎損害,卻還不能將體溫降下來。實際上,此類發燒患者藥物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會喝水。

“包括目前最常使用的分別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的各種退燒藥,其主要作用機制就是通過增加排汗降低體溫的。而病毒感染可直接引起高熱和體內缺水,如果僅僅只是吃退燒藥而不增加喝水量,會導致無汗可出,自然就不會很快達到降溫目的。”采訪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病理科醫生楊軍解釋道。因此,對于發燒患者大多會建議多喝水。但是,喝多少水、怎么喝水這些貌似簡單的問題,其中也有學問。

發燒的時候要喝多少水?發燒患者的飲水量要以小便量為參照標準。要一直喝到有小便,小便顏色由深黃色變為淡黃色直至清亮,才可能盡快把代謝廢物排出去,癥狀也就好地快了。發燒患者大量飲水最應該注意的是——防止大量出汗、排尿后導致的水中毒。水中毒是一種因大量飲水后排汗、排尿引起體內鹽分丟失的急性低鈉血癥。很多人會建議飲用檸檬酸、電解質水,礦物鹽之類的食品或飲品,“實際上,以上種種都抵不過嚼一口咸菜疙瘩或涪陵榨菜來的那么痛快。這不僅可以直接補鹽,還可通過激活口渴中樞和饑餓中樞,增強食欲和主動飲水欲望。”楊軍表示,對于小孩子,可以用濕筷子蘸點食鹽,直接抹到嘴里,孩子自然就會抱著奶瓶喝水啦。

供稿: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黎娜 王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