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澳關系并不穩定,主要是因為澳方堅持跟隨美國的對華政策,不斷鼓吹“中國威脅論”,導致兩國關系始終無法得到改善,此外澳方在臺海問題上也曾挑釁中國,但是最近澳方在臺海問題上的態度卻出現了180度轉變。
據報道,11月8日,中方外長王毅應約與澳外長黃英賢進行電話交談,黃英賢在通話中表示,近段時間兩國實現了溝通的有效性,雙方關系也出現了積極信號,澳方無意放大存在的分歧,同時她承諾澳方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持續改善兩國關系。而王毅外長對此表示,中澳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兩國關系重回正軌符合雙方根本利益。
我們當然希望看到中澳兩國緩和分歧,推動兩國關系回歸正軌是十分有必要的,中方的態度一如既往沒有改變,但是澳大利亞需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誠意,從黃英賢此次的表態來看,本屆澳大利亞政府的確有所收斂,沒有像莫里森那樣不管不顧地跟隨美國和中國作對。
除此之外,就在11月4日,澳情報局長西蒙再次就臺海問題表態,他強調,如果美國出兵干涉臺海,澳方將根據本國利益行事,別指望臺海一旦發生戰事,澳大利亞會自動加入美國陣營,在此之前,在莫里森政府時期,澳大利亞曾經表態,若臺海爆發沖突并且美方將參與其中,澳方也會出兵“保臺”。
自從阿爾巴尼斯擔任總理之后,澳大利亞對華的態度開始轉變,最近4天,澳方已經兩次在臺海問題上表態,但是對于澳方的真正意圖,我們還要保持警惕,聽其言觀其行,澳大利亞若想取信于中國,就必須拿出實際行動,停留在口頭的承諾和示好我們不接受。
近期,澳方已經多次主動聯系我國舉行會談,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想繼續和中國做生意,重新打開中國市場,澳前總理基廷曾指出,如今澳方已經清楚,能夠大量購買澳大利亞的礦產及農產品,需要極大的市場才能容納,舍棄中國大陸的話大概找不到第二個國家。澳對美亦步亦趨無異飛蛾撲火。
而且中國之前曾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投資者之一,但是在兩國關系惡化后就開始逐漸減少,到去年,減少了約70%,阿爾巴內塞上臺后,知道再也不能這樣的,必須與中國破冰。雖然目前中澳還有經貿合作,但是規模遠小于兩國關系惡化之前,澳大利亞的商業界人士早就不滿了。
因此如果這屆政府延續莫里森的對華政策,只會加劇澳大利亞的經濟危機,轉變對華態度并對華示好,才能改變國家的現狀,但雖然澳方在臺海問題上積極表態,但是中國也不能掉以輕心,此前有消息稱,美國準備在澳大利亞部署6架可攜帶核彈頭的B-52H轟炸機,對此美方分析此舉是在向中國大陸示警,美軍擁有范圍涵蓋并可攻擊大陸的轟炸機,所以警告大陸不要對臺動武。
所以澳方表態堅持“一中原則”,但具體還是要看行動,兩岸必將統一,美國自知形勢江河日下,開始拉攏其他國家對抗中國,我們必須用實際行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