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 馮方)臨近年末,公募基金“李鬼”頻現,有的誘導投資者下載仿冒APP認購配售,有的向投資者推薦股票、投資項目,有的對上市公司行騙牟利。近一個月來,多家基金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提醒投資者通過官方渠道查詢信息并進行投資,如遇詐騙行為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12月20日,浙商基金發布公告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及公司工作人員的名義,誘導投資者下載仿冒APP,進行邀請注冊、認購配售等,進行非法詐騙活動。具體的做法為:通過微信(群)、QQ(群)誘導投資者下載安裝“浙商單元板”等非法APP,使用“認購配售籌碼”“搶籌認購”等表述誘騙投資者向虛假“陽光私募基金監管賬戶”充值轉賬等。
出現類似情況的還有華潤元大基金。11月30日,華潤元大基金發布公告稱,近期發現社會上有不法分子冒用“華潤元大基金”名義,通過誘導投資者點擊來源不明鏈接下載APP的方式進行詐騙。
此外,也有基金公司遇到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名義推薦股票、投資項目。12月7日,東方阿爾法基金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投資者咨詢稱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的名義,假冒公司工作人員,通過建立虛假APP、虛假網站、QQ群和微信群等途徑向投資者推薦股票、投資項目以及非法從事其他證券、基金投資咨詢服務活動。
12月16日,南方基金發布公告稱,發現市場上有不法分子通過添加微信好友、加QQ群/微信群、推薦APP等方式向投資者推薦股票、投資項目以及非法從事其他證券、基金投資咨詢服務活動,以QQ群、微信群介紹的所謂“高收益投資項目”、“助力養老”APP、“南方固投”APP、虛假的“南方基金”APP等方式騙取客戶資金。
除了對投資者行騙,還有的“李鬼”打起了上市公司的主意。12月19日,鵬揚基金發布公告稱,發現一名自稱靳筱的不法分子以“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研究部工作人員”的身份,多次在上市公司開展調研等活動,企圖以此行騙牟利。鵬揚基金表示,該公司并無名為靳筱的員工,也沒有以任何方式委托此名為靳筱的人開展任何調研活動及其他相關業務。
多家基金公司提示投資者,應當通過規定信息披露媒體、公司官方網站、基金托管人網站、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等官方渠道查詢并獲取服務信息。投資公司旗下基金產品,應通過公司直銷中心或招募說明書、發售公告里披露以及公司官網公示的具有基金銷售資格的基金銷售機構辦理。
另外,投資者一定要時刻提高警惕、注意辨明真假,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鏈接、二維碼等,防范上當受騙,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免受侵害。切勿輕易透露個人信用信息或盲目支付任何可疑費用,切勿相信盜用專業人士肖像推薦證券的不法行為。
基金公司表示,如投資者發現任何可疑情況或接到冒充公司的詐騙電話、短信、微信等,歡迎撥打公司客戶服務電話進行咨詢、核實。如投資者曾向假冒APP、網站等提供個人資料、開立賬戶、進行交易操作或有資金損失,建議為避免潛在損失,應積極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并配合調查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