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對話科學家》欄目第12期,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鄭南寧。
嘉賓簡介
鄭南寧,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專家,IEEE fellow,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長期從事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及其先進計算架構的應用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的研究,曾主持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宇航級視覺信息和圖像處理芯片,也引領團隊在國內最早開展無人駕駛智能車研究。
劃重點
1. 發展人工智能,一是需要頂級的科學家,二是需要一批卓越的工程師,三是足夠的經費支持,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穩住神、靜下心,踏踏實實地推進基礎研究發展,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
2. 人工智能研究很重要的一點是緊緊扣住問題驅動,問題驅動是幾乎所有研究的原動力。
3. 人工智能是人類社會一次重要的演變,它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我們作為有機生命,一定會與無機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與機器的融合,而這個機器它是有智慧的。
4. 人類的聰明機器是替代不了的,我們人類有情感、有想象,情感和想象就是我們人類敏感的天賦。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潘琭玙
短短半年,新技術掀起巨浪。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雖不完美,但其高速進化的可能性已擺在人類面前。
站在新技術降臨的黎明之中,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AI所具有的“黑箱”特性,引發人類將如何自處的思考。在對AI或是恐慌或是敬畏的情緒中,有四十年人工智能研究經驗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在與搜狐科技的對話中表示,“我們作為有機生命,一定會與無機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與機器的融合。”
鄭南寧認為,共存的可能性遠大于機器替代人類的可能性。他表示,機器雖然也有機器的情感,但人類的情感具有豐富的想象,“情感和想象是人類敏感的天賦”。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技術是一種樸實的方法,而計算機是一種樸實的工具。
讓人工智能成為人類的得力工具是當下一眾公司與院校機構推進通用大模型研發與落地的關鍵。針對人工智能研究,鄭南寧指出核心是緊扣問題驅動,“問題驅動是研究的原動力。”
問及國內外人工智能研究的差距,鄭南寧表示在算力與基礎模型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他也提到,“我們在一些研究分支可以與美國并駕齊驅,在某些細分領域甚至走在前面。”
上線不到2個月,ChatGPT便收獲1億用戶;不過半年,微軟推出CoPilot也被視為AI落地應用的成功案例。對于AI帶來的速度極快的變革,鄭南寧則認為慢下來很重要,“它給予了人工智能研究與發展的一個啟示是,穩住神、靜下心,踏踏實實推進基礎研究發展,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
媒體:您在人工智能研究深耕四十多年,從專業人士角度,您認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與國外存在哪些差距?
鄭南寧:一是在算力方面,二是在基礎模型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基本要素,數據、算法與算力,無論是數據、算法還是算力,其實背后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芯片。在AI芯片的研究開發方面,我們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在基礎研究方面,盡管我們在一些研究分支,可以和美國并駕齊驅,甚至在某些細分的領域中,我們還走在前面,但是作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整體的架構模型,我們還需要加倍的努力。
媒體:ChatGPT火爆之后,學院與研究機構如何看待這場人工智能熱潮?
鄭南寧:今年ChatGPT的火爆,實際上它給予我們一個啟示,我們要發展人工智能,一我們需要頂級的科學家,二我們需要一批卓越的工程師,三我們需要有足夠的經費支持,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有充分的耐心,我們需要穩住神、靜下心,踏踏實實地推進基礎研究發展,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青年人才。所以我覺得當前的人工智能發展,我們一方面需要抓緊推進應用,同時我們還要培養人才。
媒體:那就您自己本身而言,從最開始無人駕駛到后來中國空間站,以及探月方面的人工智能應用,您覺得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一些什么樣的場景,人工智能的應用有哪些發展和變化?
鄭南寧:人工智能技術它是一種樸實的方法,而計算機是一種樸實的工具,樸實的工具加上樸實的方法,我們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從我從事人工智能研究四十多年的經歷而言,很重要的是緊緊的扣住問題驅動,問題驅動是幾乎所有研究的原動力。我從最初的計算機語音識別到無人駕駛,到今天,人工智能技術走向太空,其實這個背后,我們始終抓住需要解決什么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實現技術的進步與應用。
媒體:那這樣的一個人工智能的應用,對于我們國家現在高質量的發展也好,建設科技強國也好,到底有什么樣的意義呢?到底有什么樣的一個作用和意義,您覺得人工智能這種新賽道的發展和驅動?
鄭南寧:人工智能是人類社會一次重要的演變,這個演變不同于歷史上所有的工業革命,它為我們帶來了一種無限的遐想,就是在這個星球,我們作為有機生命,一定會與無機的智慧生命并存,那就是人與機器的融合,而這個機器它是有智慧的。因此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怎么強調它都不過分,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會為人類社會帶來美好的明天,也會帶來充滿著挑戰的明天。
媒體:無機生命會不會有一天變得比有機生命更聰明?我們要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嗎?
鄭南寧:它的聰明不同于人類的聰明,人類的聰明機器是替代不了的,我們人類有情感、有想象,情感和想象就是我們人類敏感的天賦。機器雖然也有機器的情感,但人類的情感具有豐富的想象,它是有靈魂的,機器沒有人類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