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找你借錢造大飛機,你借嗎

導讀原標題:“央企”找你借錢造大飛機,你借嗎5萬元起投,日收益竟能達到1000元?近期,一些投資理財產品,被知名央企頻頻“打假”。6月以來,...

原標題:“央企”找你借錢造大飛機,你借嗎

5萬元起投,日收益竟能達到1000元?

近期,一些投資理財產品,被知名央企頻頻“打假”。6月以來,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大型央企或國企接連發布公告稱,被不法分子假冒企業名義行騙。

這種高收益的分紅盤并不新鮮,不過,本輪理財詐騙中不法分子手段類似,這些網站或App都打著央企和國家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的旗號。

“大飛機”微信公眾號6月9日發布的《關于不法分子假冒中國商飛名義行騙的嚴正聲明》稱,有不法分子假冒中國商飛開發一款名為“大飛機”APP程序,并在其中發布“中國商飛小額期權”、“中國商飛股份期權”、“ARJ21私募基金”、“C919私募基金”、“CR929小額基金”等虛假投資理財項目。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6月11日發布聲明稱,近期,國鐵集團接到群眾來電咨詢,反映一款名為“八縱八橫”APP程序自稱是國鐵集團授權推出的理財產品,發布了“呼南通道建設”、“沿海通道建設”、“京蘭通道建設”等9款虛假投資理財項目,并將國鐵集團公司簡介、新聞報道等內容在APP中用于宣傳推廣。

不法分子為什么熱衷于打著央企、國企的名號?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主要是利用了央企、國企的公信力。一方面,在以往的投資者投資經驗中,具有國企背景的理財公司在經營業績、安全保障等方面相較于其他企業表現較好;另一方面,傳統觀念認為,相較于“名不見經傳”的理財公司,有國資國企背景的知名大型企業背書的平臺和理財產品“跑路”概率低、風險可控,且可以獲得優質資源。

今年2月,一個假冒中國商飛的“大飛機”App上線。在這個“大飛機”App中,有四種不同金額的虛假“投資”項目。

第一種是“ARJ21私募基金”,單筆限額最低200元,最高300元,15天到期,日收2%。如果投資300元,十五天后連本帶息能獲得39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730%。

第二種是“中國商飛小額期權”,單筆限額最低300元,最高800元,100天到期,日收益3%。如果投資800元,100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320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1095%。

第四種是“中國商飛股份期權”,單筆限額最低1000元,最高10000元,100天到期,日收益是3%。如果投資10000元,100天后連本帶息就能獲得40000元,折合年收益率達到1095%。

一個月后,App還發布了“月慶回饋”公告:購買“C919私募基金”回饋認購本金4%的現金紅包;購買“中國商飛股份期權”回饋認購本金5%的現金紅包。

中國商飛則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公司及其所屬單位從未授權或利用其他網站、APP等線上形式以‘中國商飛’、‘C919’、‘ARJ21’和‘CR929’的名義銷售投資理財產品,也從未組織過任何線下投資理財推廣活動。”中國商飛還表示,“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中國商飛的商譽,構成了侵權行為,更是一種蓄意的欺詐行為,不僅損害了公眾利益,還涉嫌刑事犯罪。”

“大飛機”被假冒并包裝成“理財產品”的一個背景是,中國商飛近期取得了重要進展。國產大飛機C919最近成功進行了首次商業載客飛行,第二架C919也已開始交付工作,計劃在6月中旬從商飛調配到東航完成交付。

不法分子抓住了“大飛機”商用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個窗口期,進行項目包裝和欺詐。“大飛機”App理財騙局時間較短,目前有多少投資者和資金被騙仍不清楚。相比之下,假冒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的“東方稀土”騙局,持續時間更長,受害者范圍也更大。

有投資者曾在互動平臺上向中國稀土詢問“東方稀土”相關信息:“東方稀土APP是中國稀土旗下子公司嗎?我們4月12號之前投資的江西贛南礦區承包5月20號能正常開通收益嗎?”“我投資的東方稀土公告上說:于2023年5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此消息確切嗎?”等等。

“中國稀土集團”微信公眾號在6月1日發布嚴正聲明提醒,近期,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稀土”)發現不法分子以“東方稀土(ORIENTAL RARE EARTH)”之名,假冒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企業,違法開展資金盤投資等活動。

根據一位網友2022年在社交平臺發布的“東方稀土”軟件截圖,其中一個理財項目投資周期180天,起投金額5萬元,日收益顯示有1000元,遠超正常的理財收益率。

一些投資經驗相對較久的網友在一開始就嗅到了詐騙的氣息。ID為“熱心市民小洋”的網友2022年8月便在社交平臺表示,“東方稀土就是一個純純的鎖本分紅類型的資金盤,這種平臺沒有任何造血能力,利用后面入場會員的錢補給前面先入場會員的利息。拆東墻補西墻的老套路,這種類型的分紅盤一般就3個月左右的存活周期。這種平臺投入小額沒有任何意義,賺不到什么錢,投入大額就會出現本金周期還沒到平臺就已經崩盤跑路了。大家還是謹慎入場。”

“東方稀土”還營造將上市的假象。公開信息顯示,“東方稀土”自稱“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和發展任務,由民間資金啟動,中央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具有完整的開采—研發—生產一體化發展體系和收益產業鏈,開采業務遍布多個省份。”此外,“將于2023年3月中旬在國內A股上市,其中5%總股作為股權激勵以及會員投資股權激勵,原始股主要享有分紅權。公司上市當天,擁有原始股權得會員可賣出或由公司回購。”

中國稀土集團在聲明中表示,經核實,東方稀土系不法分子虛構,與公司沒有任何隸屬關系、股權關系或管理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其一切行為與公司及公司所屬企業無任何關聯。東方稀土使用的“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印章及其以我司名義印發的文件均系偽造。

目前,這些被曝光出來的軟件均已下架,在安卓和IOS的應用商店中已經搜不到相關內容。

實際上,這種打著大央企、國企名號實施理財詐騙的行為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今年1月份,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便已發布類似聲明,稱公司獲悉某App軟件冒用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名義、偽造本公司授權文件,通過上線非法線上投資平臺,開展“線上航運投資業務”。

即便多次聲明,但類似詐騙為何還是屢禁不止?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不法分子角度來看,當前實施這種理財詐騙的成本太低,架構一個網絡平臺再進行宣傳便可吸引到一些投資者。

他認為,從投資者角度看,隨著新一輪降息落地,銀行存款利率已逐漸步入“2時代”,低利率環境下把錢存進銀行賺不到太多的錢,有余錢的投資者更傾向于更高收益率的理財手段,而一些投資者又缺乏對理財產品的了解和風險意識,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進行理財詐騙。從監管和執法角度看,當前相關領域監管人才、設施和團隊存在缺口,監管和打擊的力度無法強化,外加監管成本高,給犯罪分子留有生存幻象和發展空間。

“互聯網本身具有高度的隱匿性,一些違法犯罪活動的服務器甚至架設在國外,犯罪嫌疑人及犯罪行為可能無法快速定位與固定證據,偵查難度普遍較大。此外,一些權利人未能及時主張權益,也是公權力遲遲無法介入的原因之一。”卓緯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律師孫志峰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

就各個案件目前進展情況,《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向6月發布聲明的各大央企、國企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不過,微信公眾號“幣友”推測,本輪冒充央企、國企的理財詐騙中,“東方稀土”涉案金額很大。

李大霄表示,當前諸多做資金盤的項目崩盤或者跑路后,投資者想追回損失,只能請公安部門予以刑事立案。但想要把錢拿回來卻非常艱難,因為如果只有一個投資者受騙,目標明確,證據鏈清楚明了,追償起來不難,但如果是波及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涉眾案件,追償起來就非常困難。外加網絡的隱匿性,執法機關對不法分子的抓捕也并不容易。

在事后追償難的背景下,事先干預詐騙的行為便尤為重要。李大霄建議,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應用商店主體的監管責任以及加強違法后的懲罰,來提高違法成本。另一方面,金融詐騙越來越多的當下,各個年齡階段的公眾卻很少接受相應的理財風險教育。

李大霄解釋,如果沒有明顯的盈利環節,僅憑拉人頭賺錢等,大多存在較高風險,建議公眾通過正規的券商、銀行、基金公司、第三方代理機構等進行投資,同時核查好相關渠道的正規與否。

作者:陸珊珊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