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曝|中國市場拖后腿,連續20年增長的保時捷為何踩急剎?

導讀 原標題:封曝|中國市場拖后腿,連續20年增長的保時捷為何踩急剎?封面新聞記者 李繼龍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為20...

原標題:封曝|中國市場拖后腿,連續20年增長的保時捷為何踩急剎?

封面新聞記者 李繼龍

據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為2054.3萬輛,雖然實現了1.9%同比微增,但豪華品牌卻集體遇冷,BBA以及大多數二線豪華品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就連持續20年增長的保時捷也不例外。

保時捷公布的2022年全球銷量數據中顯示,2022年保時捷全球交付量為309884輛,同比增長3%。而封面新聞觀察到,其中國市場總交付量為93286輛,同比下滑2.6%,這也是20年以來,保時捷首次在中國市場銷量出現負增長。

對于保時捷中國市場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疫情造成的缺芯,供應鏈出現問題問題。另一方面保時捷的品牌形象,在2022年確實是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具體原因就是“電動轉向柱缺失事件”導致。

追溯到該事件的起因,自2021年7月開始,保時捷在車主并不知情的情況下,將部分批次的Macan、Cayenne、Panamera、911及Taycan等車型的電動轉向柱更換為手動轉向柱,涉及減配的車輛多達約3萬輛。

2022年4月,部分車主發現了自己車輛遭到減配,并且開始在網絡上進行維權。由于涉事車輛較多,越來越多保時捷車主站了出來。對此保時捷官方給予回應稱,車輛配置調整是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保時捷計劃待相關芯片短缺情況緩解后,通過改裝來恢復這一功能。

不過保時捷承諾的后續免費為車主安裝電動調節轉向柱并未履行,只提出給車主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為補償。據了解,保時捷車主自行加裝電動調節轉向柱大約需要花費3萬元,2300元的補償代金券相差甚遠。

2022年4月30日,保時捷中國發布道歉信,信中寫到理解用戶心情,并對此項調整帶來的影響向用戶道歉。為此已經迅速成立了特別工作組,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牽頭,聯合相關供應商,共同研究所有的可能性,期望盡快找到解決方案。而保時捷這一推諉、拖沓的舉措更加引起了車主和網友的不滿,對保時捷的聲討鋪天蓋地的在網絡上襲來。

2022年5月18日,保時捷中國拿出了最終解決方案,針對此前承諾過恢復轉向柱電動調節功能的客戶,保時捷將履行承諾,免費提供相關功能的恢復服務。初步預計,該服務將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分批啟動,鑒于目前全球半導體供應極度緊缺的情況,整體恢復工作會持續一段時間。對于最終沒有恢復相關功能的客戶,保時捷將充分考慮這些客戶的訴求,提供統一金額的補償方案。此外,對于所有受影響客戶,保時捷將提供整車一年延長保修服務。至此,“電動轉向柱缺失事件”告一段落。

當然,除了自身出現的問題外,其強大的競品車型的出現,也是導致其銷量下滑的另一原因。2022年3月31日,國產寶馬 X5長軸版車型正式宣布上市,新車提供兩種動力共四個車款供選,其售價剛好與旗下保時捷Macan相近,雖然其品牌力與保時捷相比,會有一定差距,但一定程度上也吸引走了不少客戶。

此外,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產銷分別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而保時捷在純電車型布局似乎太過單一,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在售車型為保時捷Taycan,但在2022年全球的交付量僅為34,801臺,同比下滑16%。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保時捷官方也向媒體透露過,新一代保時捷panamera純電車型,Macan 和 Cayenne 純電版都將會陸陸續續問世,直到到2030年,保時捷旗下將會至少有6款純電動車型,交付新車純電占比將達到80%。而隨著純電陣營的陸續加入,保時捷在2023年的銷量會有所突破嗎?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