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圖/新華社
7月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結束了四天訪華之旅。無疑,這是一次“姍姍來遲的訪問”。早在年初,她就積極尋求訪華,多次“放風”計劃行程,如今終于實現。
此次耶倫訪華,是近五年來第一位美國財長訪問中國。
耶倫此次訪華目的明確又直接
來訪前的6月底,耶倫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前往中國與北京重新建立聯系,增強相互諒解,并坦承兩國之間存在分歧。所以,此次訪華,她的目的既明確又直接:落實去年11月拜登總統與主席印尼巴厘島會晤所達成的共識,深化美國與中國的溝通,特別是在經濟問題上的溝通。
耶倫曾被一些人稱作拜登政府內最后一位對華政策“鴿派”人士,畢竟她曾經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取消中美“貿易戰”給中國商品加征的懲罰性關稅。當然,她的首要責任依然是維護美國利益。抵達北京后不久,她就在推特上寫道:“我們期待有利于美國工人和美國公司的良性經濟競爭,并期待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必要時我們會采取措施保護國家安全,這次訪問提供了溝通的機會,避免溝通不暢或誤解”。
作為學者型官員,耶倫在美國是著名的經濟學者,所以比起其他職業政客,她相對理性、務實。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于7月7日會見耶倫,就中美關系、中美經濟關系等重大問題進行了交流。7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會談,就兩國及全球經濟金融形勢、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彼此關心的經濟領域問題等深入交換意見。
在離京前的記者會上,耶倫提到自己這幾日與中方高層官員的雙邊會晤時長加起來有10個小時之久,“直接且富有成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再次重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鉤”,無意阻礙中國現代化進程,愿同中方加強溝通,避免因分歧導致誤解,希望在穩定宏觀經濟、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加強合作,尋求美中經濟互利雙贏。耶倫還專門提到,中美之間的合作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盡管中美兩國雙邊關系緊張,但氣候變化仍是華盛頓希望維持對華合作的關鍵領域。
所以,單純從其表態來看,耶倫訪華釋放的信號是希望維持穩定的中美關系,希望在經貿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繼續維持兩國之間的合作。當然,也須清醒地認識到,耶倫的表態都服務于美國的對華戰略和戰略利益。
維護中美關系的穩定任重道遠
在會談中,耶倫多次提到自己4月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發表的關于美中經濟關系的講話。
在那次講話中,耶倫提出對華經濟方針的三個目標:一是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以及盟友和伙伴的安全利益和人權,二是尋求與中國建立基于良性競爭的健康的經濟關系,三是尋求中美合作應對當今緊迫的全球挑戰。
所以,耶倫的表態并未脫離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競爭框架,只不過是在符合美國利益且不得不尋求中國幫助的領域盡可能維持中美之間的雙邊合作。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如何維護中美關系的穩定依然任重道遠。耶倫作為財長的首要關注問題領域當然是經貿關系。經貿關系所實現的相互依賴能否降低國家間的沖突風險,一直是一百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政治學家戴爾?科普蘭在《經濟相互依賴與戰爭》中提出貿易預期理論,即對國家間貿易前景的悲觀或樂觀預測,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兩國關系的走向。
從中方的角度來看,中美經濟利益緊密交融,互利共贏是中美經濟關系的本質,所以我們明確反對保護主義、單邊制裁、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搞“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希望中美共同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當前中美關系處在建交以來最低谷,這種狀況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世界需要總體穩定的中美關系,中美兩國能否正確相處事關人類前途命運。
中美經貿團隊舉行了長時間坦誠會談
耶倫在記者會上表示,任何訪問都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中美之間的挑戰,但她期望這次訪華能與中國新的經濟團隊建立一個有韌性、有成效的溝通渠道,減少誤解風險,并為未來兩國在氣候變化、債務危機等領域的合作鋪平道路。
此外,她還專門引用了李強總理在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所言:“差異不應該成為產生隔閡的理由,而恰恰是加強溝通和交流的動力。”在美對華戰略博弈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態度值得關注。所以,世界主流媒體對耶倫此次訪華大都評價積極。一些國際媒體不約而同在報道標題里專門提到“耶倫告訴中國,世界足夠大,足夠容納美國和中國”。
日前,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就美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答媒體記者詢問如下:此次美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期間,中美經貿團隊舉行了長時間坦誠會談。中方重申了對雙邊經貿關系的立場,表達了中方關切,討論了宏觀經濟及全球性挑戰議題。后續雙方將保持溝通。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互補,利益交融,彼此都從對方發展中受益。雙邊經貿合作不僅事關兩國人民切身利益,對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雙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推動雙邊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文/熊潔(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梁亞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教授)
編輯/柯銳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