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道(文/王炳坤 李宇佳)一季度生產經營實現“開門紅”,前4個月利潤水平跑贏行業大盤,上半年一批大型礦山項目推進順利……
各自有著百年歷史的鞍鋼、本鋼自2021年合二為一,新鞍鋼集團以年產粗鋼6300萬噸的產能,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中國第二大鋼鐵“航母”,僅次于中國寶武集團和總部設在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集團。
重組后的新鞍鋼不僅提高了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也肩負起推動中國鋼鐵業高質量發展的職責使命。記者近日走進鞍鋼集團,從其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力方向中,見證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邁進的穩健步伐。
引領全球鋼鐵行業綠色發展
走進位于中國東北沿海的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鲅魚圈鋼鐵分公司廠區,目之所及,綠意盎然。“我們是中國第一批‘綠色工廠’,企業日常運轉所需電力的65%,都由廠區內的風電、光伏和余熱余能提供,多項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指標優于行業平均水平,碳排放量也在逐年降低。”鲅魚圈鋼鐵分公司能源動力部副部長劉英會說。
鋼鐵行業是碳排放“大戶”。“作為中國北方最大鋼鐵企業,鞍鋼要積極配合中國政府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當先鋒、做示范。”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說。
今年5月,中國首卷汽車用低碳排放熱成型鋼在鞍鋼聯眾公司下線。該產品采用“100%廢鋼+電爐”短流程工藝生產。與傳統長流程工藝不同,新工藝省略了以焦炭為主要燃料、以鐵礦石為原料的高爐冶煉鐵水過程,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以上。
“多年前,鞍鋼就展開了電爐煉鋼的技術研究儲備。”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煉鋼技術研究所所長廖相巍說,2020年中國鋼鐵蓄積量達100億噸,國內每年產生的廢鋼資源量也在高速增長。當前,電爐短流程煉鋼僅占中國整個煉鋼行業的9%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30%以上的占比,“這樣的局面亟待改變”。
鞍鋼的探索不限于此。去年9月,全球首個綠色氫零碳流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示范項目在鞍鋼開工建設。與傳統碳冶金相比,氫冶金以氫氣為燃料和還原劑,可以使煉鐵過程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源頭上解決碳排放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說,該技術一旦成功,將引領鋼鐵工業綠氫低碳轉型發展,成為世界鋼鐵行業的一件大事。
去年11月,世界鋼鐵協會向鞍鋼集團發來賀信,祝賀鞍鋼一項解決方案獲得協會的“低碳生產卓越成就獎”,并致敬鞍鋼正在用實際行動推動和引領全球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科技創新應對逆全球化態勢
可以滿足零下35攝氏度抗開裂性能指標,具有超高強度、超低溫韌性、高止裂性、高服役安全性……今年3月,由鞍鋼集團研制的船用690兆帕級低溫鋼實現全球首發。該產品將應用于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助力歐洲實現碳捕獲、碳封存等目標。
“目前,這種低溫鋼已經完成船級社認證、應用性能評價及批量供貨等全流程技術工作,并獲得了挪威船級社頒發的全球首張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用P690QL2低溫鋼認可證書,并獨家獲得了兩艘液態二氧化碳運輸船液貨艙用鋼訂單。”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造船海工用鋼市場技術總監韓鵬說。
當前,中國鋼鐵行業由“跟跑”到“并跑”,正在向“領跑”全球同行奮力沖刺,而逆全球化態勢加大了技術革新的難度。“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鞍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戴志浩說。
作為中國第二大鋼鐵企業,新鞍鋼深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加快將“科技盆景”轉化為“市場風景”。
在全球首發特厚高強度核電安全殼用鋼,突破高強耐磨過共析鋼軌的國外技術壁壘;攻克貧赤鐵礦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破解貧赤鐵礦綜合利用的世界性難題;主持和參與完成礦業礦產方面的國家標準26項、行業標準26項、團體標準3項……在為中國鋼鐵業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作出貢獻的同時,鞍鋼激發創新動力,推動科技降本增效。以鞍山鋼鐵集團為例,去年通過實施635個科技降本增效項目,為企業創效超過16.5億元。
保障中國鋼鐵供應鏈安全
去年11月,總投資229億元的鞍鋼集團西鞍山鐵礦破土動工,啟動建設中國規模最大的單體地下鐵礦。項目建成后年產鐵精礦千萬噸級,將進一步增強中國鐵礦資源的供應保障能力。
“口糧”短缺是中國鋼鐵業高質量發展之痛。多年以來,中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持續保持在80%以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鐵礦石花費約1281億美元,在鐵礦石價格更高的2021年,中國更是花費了1847億美元,進口金額僅次于電子技術、集成電路、原油和食品。由于缺乏定價權,中國鋼鐵行業很大一部分利潤被國際礦業巨頭企業“吞噬”。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曾語重心長地表示:“中國已經站在世界鋼鐵生產第一線,但是沒有資源的保障和支撐,鋼鐵強國的基礎就不會穩固和牢靠。”
正因為如此,重組后坐擁遼寧鞍山、本溪地區這條中國最大鐵礦帶,資源儲量占全國16%的新鞍鋼集團,科學規劃了鋼鐵、礦業“雙核”發展戰略,在多個部門的支持下加速推進一批鐵礦開發和擴產項目,加快建設世界級鐵礦基地。
“西鞍山鐵礦是鞍鋼建設和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基石計劃’的標志性開端。”鞍鋼礦業公司戰略發展部副總監楊禹介紹,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于2022年提出“基石計劃”,即通過國內新增鐵礦開發、境外新增權益鐵礦和廢鋼資源的開發,推動鐵礦行業繁榮發展。
目前,鞍鋼鐵礦產量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五位。在做大產能的同時,鞍鋼正開發和推廣尾礦選礦利用、貧赤鐵礦高效利用等技術,并啟動本鋼礦業的資產證券化項目,瞄準打造世界一流資源開發企業,全力保障中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