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原標題:貓咪迷惑行為,甚至出現貓傳貓現象?大眼睛看著我“喵喵”叫、溫柔地纏著我,這是沒養貓之前,我對喵生的刻板印象。有貓以后,我學...
大眼睛看著我“喵喵”叫、溫柔地纏著我,這是沒養貓之前,我對喵生的刻板印象。
有貓以后,我學會把每只貓作為單獨個體看待,它們各有各的習慣、各自的愛好,脫離群體共性,每只貓都有讓人無法理解的迷惑行為。
我有一只很矜持的貓,不會刻意撒嬌,不會時常軟糯地喵喵叫。
它會在上廁所前和結束后,大聲喵,之前我以為它是讓我幫著埋屎,不過我發現貌似不是這樣。它會認認真真執行每一個步驟:刨砂——解決——吭哧吭哧埋,埋得一絲不茍。
看完這些,我的內心:what?Excuseme?
貓每天睡眠時間長達三分之二,不去騷擾熟睡的它,真的很難做到。
每次用手碰它,它會嚶嚀一聲,帶有一絲驚嚇和氣憤,如果換算成人的話,估計就是起床氣無疑了。
家里的老大本來沒有這個習慣,自從二貓來家以后,天天在二貓的耳濡目染下,老大很快也淪陷了。
甚至最神奇的是,如果兩只貓睡覺離著不遠,動其中一只貓,兩只貓居然一起嚶,這就是“碰瓷兒”無疑了吧!
別人家有的,自家貓也不能輸在起跑線。小老鼠、貓鈴鐺、球轉盤,能想到的小玩具基本都備下了,像獻寶一樣興高采烈地給貓主子呈上。
聞一聞、嗅一嗅,記錄了這個陌生的味道。好了,本主子的任務完成了,走了。
就這樣瀟灑地走遠,留下嶄新的玩具和落寞的我。
反而,平時無意中落在地上的破紙片、扎頭發掉下去的小皮套、不知道哪兒來的小球,甚是得貓主子的恩寵,能快樂地玩兒到天荒地老,只要不被自己玩丟的話。如果找不到,還會像孩子一樣很難受。
看著貓主子玩著破東爛西,莫名觸及內心的柔軟和憐惜,覺得它可憐巴巴的。
每一只貓的小個性都是那樣與眾不同,只被愛它的你如數家珍。
雖然我們調侃它們奇葩、無法理解,但我們都在很認真地包容它們,它們也在努力接受我們。我們因為愛而認真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