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舉辦,11月6日,由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武田中國聯合策劃,南方周末提供媒體戰略支持的全國首部大型醫學人文紀錄片《創新攻堅——中國血液學發展史》宣布正式公映。
作為我國首部血液學大型醫學人文紀錄片,《創新攻堅——中國血液學發展史》深度聚焦血液腫瘤、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多種血液疾病研究,詳實記錄了中國血液學四十年來的創新發展歷程,由近20位中國血液學領域頂級專家參與講述,一幅由東方智慧書就的長卷向全球鋪展開來。
血液病是指各類原發于造血系統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統的疾病。在中國,血液病、尤其是惡性血液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且多為難治性疾病,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一大挑戰。中國對血液學的研究起步相對其他國家較晚,直到1957年,由鄧家棟任首任所長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及血液學研究所成立,中國的血液學研究此后才正式步入正軌。經過短短四十年來的奮起直追,我國血液學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持續進取,如今已經能夠與國際水平比肩,在某些領域甚至已實現學術上的突破和超越。
自第一屆進博會舉辦以來,已有眾多前沿科技與學術成果通過進博會從中國走向世界。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創新攻堅——中國血液學發展史》紀錄片正式宣布啟動拍攝。歷時三年打磨,紀錄片通過《奠基》《星海》《曙光》《登攀》四大篇章,首次系統性梳理了中國血液學不同學科領域取得的突破與成就,全面描繪出中國血液學的高速發展之路。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吳德沛教授表示:“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接軌世界到勇立潮頭,中國血液學科的建設凝結了幾代血液學研究者的心血。經過四十年來的耕耘和探索,我國血液學在研究和診療方面不斷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希望這部紀錄片通過系統地回顧中國血液學的發展歷程,致敬血液先驅,鐫刻學科榮譽,將希望的火種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全面推動中國血液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