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吹響“沖鋒號”!頭部大哥重倉5只“兄弟股”,互救還是看好未來?

導讀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11月初,隨著A股的觸底反彈,“先鋒隊”券商股出現了久違的全線上漲。券商板塊一...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兆寰 北京報道

11月初,隨著A股的觸底反彈,“先鋒隊”券商股出現了久違的全線上漲。券商板塊一周來只有紅塔證券股價下跌1.61%,其他券商全部上漲。其中,方正證券上漲14.4%,位居第一,東方財富上漲11.84%,位居第二;東方證券上漲10.61%,位居第三。

有意思的是,《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同花順iFinD 梳理發現,隨著三季度券商股的全面調整,券商重倉股中出現了大量同行的身影。

三季度,中信證券買入東北證券(000686.SZ)6407.5萬股;招商證券買入財通證券(601108.SH)4959.4萬股;中國銀河增持華安證券(600909.SH)20萬股,目前持有5038.5萬股;華泰證券買入東興證券(601198.SH)3700.2萬股。

此外,中信建投減持西部證券(002673.SZ)395.8萬股,目前持有2737.2萬股。

鐘愛“中小兄弟”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券商重倉股中出現的5家券商股票以中小地方券商居多,且業績分化明顯。

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上述5家券商中的華安證券以總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6.12%,凈利潤9.6億元,同比小幅下降1.12%,位居第一,而其余4家總營收和凈利潤出現下滑。

其中,東北證券凈利潤下滑最明顯,凈利潤為2.75億元,同比下降77.34%;東興證券凈利潤為5.47億元,同比下降53.65%;西部證券凈利潤為4.9億元,同比下降49.78%。

記者注意到,山西證券對財通證券給出了增持評級。財通證券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業收入35.44億元,同比下降23.07%;凈利潤為10.79億元,同比下降32.30%。

山西證券非銀行業分析師劉麗分析指出,財通證券三季度投行、資管業務改善,自營業務明顯承壓。2022年前三季度資管業務實現收入10.55億元,同比增長11.35%;經紀和投行業務小幅下滑,分別實現收入9.12億元和3.39億元,下滑8.81%和25.36%;投資業務實現收入0.15億元,下滑98%,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實現5.58億元,下滑16%。

其中,公募資管規模快速擴容。公司持續夯實資產管理業務能力建設,從擴增量、穩存量、防風險三方面精準發力,實現管理規模與盈利水平的逆市攀升,截至2022年10月30日,財通資管公募管理規模達1550.11億元,同比增加40.88%,資管業務收入邊際改善,三季度環比增長22.21%。

劉麗表示,公司作為中型證券公司,財通證券深耕民營經濟最發達的浙江,致力于打造最接地氣的浙江本土券商和最懂浙江人的券商,將實施“137N”戰略體系,推進“三個三”創新發展行動,上半年完成配股71.72億元,投向資本中介及投資交易業務,有利于打造核心競爭力。預計公司2022年-2024年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3.99億元、63.08億元和70.13億元,增長-15.75%、16.83%和11.19%;歸母凈利潤16.93億元、20.77億元和24.32億元,增長-34.01%、22.65%和17.10%;PB分別為1.02倍、0.96倍、0.90倍,給予“增持”評級。

“券商重倉同行券商股票,一部分原因是參與定增還在限售期,或者還沒有打算賣,目前整體的行業估值較低,從行業配置上也會有所布局,中小盤券商靈活性比較強。”一位上市券商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向《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

業績大幅下滑

來自海通證券的統計顯示,上市券商2022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31%,降幅擴大。2022年前三季度48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907億元,同比下滑21%;實現歸母凈利潤1080億元,同比下滑31%。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1296億元,同比下滑25%,環比下滑18%;凈利潤326億元,同比下滑39%,環比下滑36%。

其中,3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東方財富增長6%,位居第一;光大證券增長5%,方正證券增長1%。

海通證券非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婷認為,市場下跌多維度影響券商業績。首先是市場波動環境下財富管理業務承壓。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合計880億元,同比下滑16%。

同時,投行收入小幅增長,集中度保持高位。上市券商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大型綜合型券商憑借自身豐富的資源和團隊優勢,股債承銷規模均大幅領先同業。

此外,資管收入小幅下滑,持續看好主動管理驅動業績增長。2022年前三季度43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資管收入337億元,同比下滑4%;公募基金新發行份額為11206億份,同比下滑52%。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權益市場表現低迷,券商自營業務大幅下滑,同比下滑53%,12家券商自營業務出現虧損,嚴重拖累公司整體業績。

在中性假設下,孫婷預計2022年行業凈利潤將同比下滑14%,預計經紀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4%,投行業務同比增長15%,資本中介業務收入同比下滑8%,資管同比增長5%,自營同比下滑40%。

目前,券商行業平均估值1.1倍 2022E PB(不含東方財富),估值較低。考慮到行業發展政策積極,大型券商優勢仍顯著,行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

政策有望催化

招商證券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多重政策刺激經濟,流動性將保持寬松。中證金融下調轉融資費率,降費讓利將促進資本市場繁榮;滬深交易所分別擴大兩融標的股票范圍,有望促進市場交投活躍。

同時,全面注冊制預期四季度落地,對市場和券商板塊均形成催化。目前證券行業表現弱于市場,板塊估值處于近五年16.47%分位數的歷史底部,展望全年,預期四季度景氣度修復、業績改善,預計2022年行業凈利潤下滑16%,其中部分頭部券商、高成長性券商和互聯網券商將體現好于行業的業績表現。

報告進一步指出,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深化,一方面A股機構化加速發展帶來機構業務高增,機構業務價值率高、業務難度大、韌性強,龍頭券商具備業務資質、資本實力、規模效應等優勢,預期盈利跑贏行業。

另一方面,當前宏觀流動性水平寬松,居民防御性存款增加,個人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理財保值增值需求依然存在,財富管理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因此,盡管行業整體承壓,但分化加劇,個股機會依然突出,依托區域優勢、機制戰略領先、資本金補充、人員擴張的高成長性券商有望穿越周期實現超額收益。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