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6日新增感染者數量達到8861例!不僅首次突破8000例的關口再創新高,而且超過廣州成為全國新增感染者數量最多的城市,并且新增了一例死亡病例。這對重慶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當前的疫情形勢非常嚴峻。
1、新增感染人數最多的五個區
26日新增感染者最多的五個區分別是渝中區、九龍坡區、江北區、南岸區和渝北區,日增感染者數量依次為2464例、1565例、1057例、1040例和966例。前兩日有所回落的沙坪壩區也再次增加,日增病例達到555例,成為日增感染者第六多的區域。
日增數量最多的這五個區占到重慶總增量的80%,如果再加上沙坪壩區就將近是90%的占比,重慶這次抗疫戰,要防止向下面的區縣蔓延,畢竟其他地區的防疫資源和力量更弱,同時將這五大區作為殲滅疫情的要務。
從這五個區域過去5天的數據來看,渝中區是增長最快的,從22日的700多例增長到26日的近2500例,數日成為重慶新增病例最多的地方,渝中區是重慶的老城區,也是重慶的地理位置上的中心地帶,這里的人口結構更加老齡化,做好防疫尤其重要。
渝北區已經連續三日穩定了,過去五日是穩中有落的趨勢,九龍坡區有再次抬頭的趨勢,新增感染者已經連續兩日遞增。江北區持續穩定,暫時遏制住了增長的勢頭。南岸區走出了一個V字形,在23日24日連續兩日感染者數量遞減之后再次增加,已經連續2日新增感染者突破1000例。
2、現有感染者近7萬例,社會面感染者持續低位
當前全國疫情形勢都比較嚴峻,也許是過去三年以來最嚴峻的時候,全國新增感染者近4萬例(不算港臺的新增感染者),多個城市新增病例超過1000例,重慶、北京、廣州、石家莊等四個城市是最為嚴峻的,重慶更是成為全國第一。
截至26日末,重慶現有本土確診病例2343例,現有本土無癥狀感染者67334例,總計69677例,已經接近7萬例,這對重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關鍵是增長的態勢還沒有遏制住,突破10萬也不是不可能,這些感染者需要大量的醫護資源來治療。
好的一方面是,新增的病例主要是在隔離管控中檢測發現的,26日新增的感染者中,8086例在隔離管控人員中發現、452例在重點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238例在區域核酸檢測中發現、33例在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另外有52例是由此前的無癥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
可見,隔離管控中發現的感染者占比已經高達92%,重點人員感染者占比5%,區域核酸檢測和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的感染者占比3%。區域核酸檢測是指對封控或者臨時管控地區進行核酸檢測,而擴面是指在區域核酸檢測和重點人員檢查基礎上擴大檢測區域。所以,區域核酸檢測和擴面核酸檢測可以被看作是社會面檢測。
重慶總感染人數雖然在增加,但是92%是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的,而社會面新增感染者數量已經連續下降并處于低水平。23日到26日社會面核酸檢檢測發現的感染者數量依次為507、464、365、和269,數據是穩定往下走的。
3、一方有難八方支援,8省市醫療精銳支援重慶
重慶現在缺的還是防疫的人手,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做的,管控的區域越多,感染的患者越多,需要的人手就越多,一般的防疫工作人員或許不需要那么多的專業知識,但是醫生護士等是無法在短時間增加的,重慶內部是無法短時間內增加的,這需要外援。
中國有足夠的工業化生產能力,抗疫物資的供應應該不會缺,但是專業的醫護資源人手卻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增加的,同時也需要非專業的防疫人手參與,日增近9000例,總感染者近7萬例,封控和臨時管控區域面積如此之大,需要大量的人手來維持防疫的秩序,包括安全秩序、生產秩序和生活秩序,其中最基礎的就是物資供應,大量市民居家,需要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全市已經動員3.1萬名退役軍人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總志愿服務量超過35.2萬人次。每當老百姓有災難時軍人沖在第一線,退伍不褪色!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們國家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民族團結自強度過危難的力量,最近,8個省市的醫護隊伍馳援重慶,22日到24日,上海、湖南、海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和山東8個省市緊急組建醫療隊伍先后抵達重慶,支援我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他們已經陸續進入寸灘方艙醫院,悅來方艙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這次各省派出的醫療隊都是各省市的精銳救治力量,比如浙大附一院、上海市肺科醫院、湘雅二院、安徽醫大附二院等頂尖三甲醫院。筆者老家是湖南,湖南人都知道湘雅醫院在湖南就是醫療界的金字塔。
4、“信任”也是抗疫的力量
封控或管控的時間久了,是會疲憊、焦慮的,尤其是看著一直在增加的感染者數量,這里有必要再次強調一下,雖然感染者數量在增加,但是主要是隔離管控中檢測發現的,我們的社會面的病例其實一直在穩定地在減少,所以防控還是有成效的,大家自覺在家的付出并沒有白白付出。
有人或許依然有疑問,疫情為何要封控,不封控不行嘛,我不是專業的醫生,但是我相信上面的判斷,我的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如果重慶不采取當前的措施,感染的數量早就是數十萬甚至是上百萬了,這個病毒傳播太快了,今天是27日,重慶人民應該都知道,沙坪壩是這波疫情最早爆發的地方,實施管制是從月初開始的,已經快一個月了,而其他地區應該也有半個月左右了。
重慶采取管制措施其實還是有點晚了,精準防控是需要特定條件的,是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來支撐的,當感染數量少的時候,整個重慶自然是有力量來應對的,但是當疫情急速蔓延的時候,以前的方法就難以奏效了,傳播太快了,每一個鏈條的追溯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筆者的小區有陽性,已經是高風險地區一個多星期了,最近幾日感覺核酸檢測次數少了(隔天檢測一次,甚至有一次還發了抗原檢測試劑盒讓我們自己檢測),核酸檢測結果出得也慢了很多,我猜測是背后的人手不夠用了,組織過活動的人都知道,人手不夠是什么意思,9個蓋子10個鍋。
新冠病毒在變異 ,雖然毒性在下降,但是傳播性大大增強,香港采取的防控措施低很多,但是也死亡了1萬多人,我們的臺灣省也死亡了1萬多人,美國死亡超過100萬人。
有人認為致死性是以前的數據,最近降下來了,這里我有兩點需要去說明的,第一是國外現在并沒有大規模核酸檢測了,上報的數據已經是不那么精確,這個道理大家應該都懂的,你不檢測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感染了,尤其是當前主要是無癥狀感染者的情況下。但是我們來看超額死亡率,也就是說一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死亡的人數基本是恒定的,大體上不會有很大的變化,這個大家能夠理解吧。
但是疫情之后的兩年,美國的超額死亡率達到了20%,其他西方國家和印度的超額死亡率也是20%,比如以往每年死亡人數是100萬人,疫情后突然就每年死亡120萬人了,多出的20萬人就是超額死亡,超額死亡占正常死亡人數的比例就是超額死亡率。
中國過去幾年的每年死亡人數大概是1000萬,如果中國政府仿效西方的做法來防疫,那么我們的超額死亡率也按照20%來計算,那么每年會有200萬的超額死亡人數,每年多死亡200萬人,新冠病毒什么時候會消失?不知道,這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重慶過去幾年每年的死亡人數在22萬到26萬之間,按照20%的超額死亡率計算,每年將會有5萬左右的人因此而死亡!這5萬人很可能就是我們的父母、爺爺奶奶、兒女,甚至是我們自己。
當然了,如果冷血地去看待,重慶每年多死亡5萬人也不算啥,日子依然可以過,畢竟一個3000萬人口,5萬人的占比實在是太小,中國14億人口,每年多死亡200萬人又如何呢?社會照樣運轉。說句再冷血的話,14億人口每年正常死亡1000萬人口都沒有什么影響,何況是200萬!
但是我們能夠這么冷血地去看待這個問題嗎?不能吧,如果我們今天認為弱者就應該在這場疫情中失去生命,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我們普通人是弱者還是強者?大家去細品吧,你有多少人脈資源?你有多少金錢?如果弱者的生命就應該成為代價,那么我們普通人遲早也會成為代價!
政府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來防疫,想到的肯定比我們多,為的是讓更多的普通人受到保護,我們不能將這種被保護的結果看著是躺平和放開之后的常態,你既要沒有疫情時候的自由,又要嚴格防疫期間的低死亡率和免費、充足的醫療救治資源。
這是不可能的,甘蔗沒有兩頭甜的,世界上就沒有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騙局,過去這些年,金融詐騙還少嗎?騙的就是那些既要低風險又要高收益的人群。
疫情也是如此,有些人希望放開,但是他們所希望的放開是這樣的:沒有死亡、經濟快速發展、自由活動、感染了沒有癥狀 、有癥狀也可以及時免費治療。世界上就不存在這種放開的 結果,這是臆想!
而真正地放開的結果是這樣的:超額死亡率,每年中國多死亡200萬人;核酸檢測收費;感染了治療要收費;所謂的分級診療就是感染了你先忍著,不到要死的狀態就不要去占用醫療資源了。由于害怕感染,大家反而不太敢隨便聚會、出門,那些需要和客戶強接觸的行業的生意不會更好做。
過去的三年中 ,中國大部分人受到的疫情影響都很小,筆者也是9月份開始才頻繁做核酸 ,之前就因為到外地出差才做過幾次,將疫情防控住,我們才能恢復一個既安全又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防疫是關系大家切身利益的事情,是需要所有人傾力配合的,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才能擊退新冠病毒,才能還我們的家人一個安全、正常的生活環境,我們需要重建信任,對政府的信任,對防疫人員的信任。他們是來幫助我們的,我們不是敵對關系,而是戰友和同志關系。
當然,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對于違法的人員,無論是防疫人員還是居民,依法懲辦就是,作為居民,有困難先和物業提、和社區提,首先要去積極溝通,困難就多了一個解決的渠道。很多時候的矛盾都是因為溝通不到位導致的。有病人的,有生活困難的,和物業和社區去提,先行報備。
最后,我們需要不信謠不傳謠,如果你傳播謠言了,當看到辟謠的時候,希望你也能一并傳播!
最后,大家保護好自己的家人,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