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script src="https://lf1-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11月9日,時值第31個全國消防日,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共同推出消防專題節目《平安都市119》將于都市頻道正式開播。
節目組介紹道,本次《平安都市119》將深入消防一線,不僅全方位還原事故現場,通過消防救援人員的第一視角親述消防安全隱患;同時節目組進一步拉大取景框,對準事故當事人以及周圍的鄰居、親屬等,以市民的真情實感來引起觀眾對于消防安全的預防和重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普及消防安全知識,節目組還會邀請消防救援人員走進實驗室,以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為例,真實演繹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安全隱患,借此提醒市民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此外,節目獨具匠心跨界元宇宙,以二次元主持人“申小藍”全程參與主持和互動,讓觀眾眼前一亮。
爭分奪秒“滅火” 緊鑼密鼓“勘因”
“喂,119,我們樓上著火了……”警鈴響起,桃浦消防救援站消防救援人員迅速出動,等消防救援人員拿起水槍沖到火點,著火點溫度已升高到兩三百度,即便穿著消防服,也明顯感到身體有燒灼感;同樓層的居民被濃煙熏得“嗆喉嚨,眼睛都睜不開”,“我媽媽的口罩都被熏黑了”,此時逃離火場的居民仍然心有余悸。
消防救援人員抵達火場,不到3分鐘就控制了火勢。但對于并不富裕的租客張女士來說,不僅是精心喂養的貓咪葬身在了濃煙里,火災留下10萬元的經濟帳也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而且面對火災留下的心理陰影,張女士需要更長時間去消除。
普陀區消防救援支隊火調員任浩在滅火任務完成后,第一時間進行事故原因“調查”。從火災過后的廢墟中,很清晰地看到地上很多燃爆的電器件以及燒壞了的插線板。任浩數了數,張女士從墻上接了插線板后,分兩路依次又接了三個插線板,每個插線板上分別接著功率不一的冰箱、投影儀、電腦、加濕器等電器用具,經初步判斷,起火原因很可能就是電器故障引起。
第二天,為進一步確定火災原因,任浩再次進場勘驗,最后確定火災事故原因為“電器故障引發”。在任浩13年的職業生涯中,這樣的出警任務都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回了。上海消防部門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僅2022年因電器故障引發的火災就超過了4500起,占到全部火災事故的35.2%,是火災事故的第一大原因,不可不重視。
電器使用“有規范” 用電安全“無小事”
一塊插線板為何能有如此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演示能夠更直觀且解釋其原理,節目組專門邀請消防員們來到上海電氣科學研究院進行了一場實驗,實驗的結果讓觀眾捏了一把“冷汗”。
實驗現場,當消防員用一個插線板依次連接三個插線板,并分別將吹風機、電暖爐、電磁爐和電烤箱插在不同的電線板上,電線板的承載功率瞬間從零跳到了6000多瓦;當電器的溫度飆升到162°,器材開始出現熱化現象,等器材溫度達到170°,已經能夠明顯看到材質冒起了白煙,而這一切前后不超過4分鐘;等時間到了5分鐘的時候,現場器材發生燃爆。
“當四個大功率電器一起使用,功率超過了6000多瓦,遠遠超過插線板接插線板的總承載功率2500瓦。”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檢測分所副所長李新強介紹道。實驗結果觸目驚心,然而在走訪過程中,很多市民對此并不了解。
桃浦火災事故發生幾天后,消防員們再次帶著實驗室的器材來到小區,通過與市民零距離走訪和互動,卻發現除了專業銷售電器的個體老板外,居民大多對于一個插線板上能插幾個接線板并沒有準確的認識。走訪過程中,在門店里仍能看到拖線板“一拖四”的情況存在。
“平安都市”大家建 消防普及任重道遠
事實上,防火督察員們每到周末都會走到小區,為居民排查用電安全并普及消防知識。節目中,消防員來到事發小區,就現場講解并演示了電器的使用規范,比如家里的大功率電器盡量使用墻式插座,因為墻式插座的承載功率是插線板的1.5-4倍;而在使用插線板時,盡量要遠離床、沙發等易燃物體。
作為一檔以消防隊伍和消防科普為內容的節目,《平安都市119》就是通過最大限度地貼近市民,并從生活中人們最容易忽視的安全問題入手,以事故開篇,以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收尾,通過一期期鮮活的案例和實驗,來提升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保證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次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共同致力于“平安都市”的維護和打造,就是為了能夠彼此賦能,發揮都市頻道“市民窗口”的作用,從熒屏上帶動并普及消防知識,同時進一步拉近消防員與市民的距離,打造新時代的“火焰藍”形象。《平安都市119》將于11月9日19:45在都市頻道首播,此后節目將以周播的形式在每周日同一時間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