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全球觀察|COP27在即氣候問題拉響警報,當前減排承諾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導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上海報道2022年夏天,一場席卷北半球的極端熱浪仍歷歷在目,氣候問題警報聲愈發刺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斌 上海報道

2022年夏天,一場席卷北半球的極端熱浪仍歷歷在目,氣候問題警報聲愈發刺耳。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將于11月7日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迫在眉睫的氣候問題再度成了全球焦點,實現碳中和目標愈發緊迫。

需要警惕的是,在COP27即將舉行之際,10月26日,聯合國發布的氣候報告顯示,各國當前的氣候承諾遠不足以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全球到本世紀末將升溫2.5攝氏度左右,根本無法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扭轉碳排放趨勢刻不容緩。

中國企業聯合會雇主工作部副主任、前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中國網絡執行秘書長韓斌26日在康師傅舉辦的“國內首個茶飲料碳中和路徑實踐成果分享會”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氣候變暖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與發展挑戰,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引發的生態危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特征的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人類突破資源和環境約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識。

九大重點方向實現碳中和

在阻止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一個個身處各行各業的企業無疑至關重要。

韓斌對記者分析稱,基于聯合國總結的碳中和路徑圖,企業可以從九大重點方向實現碳中和轉型,具體措施包括:盤查并設定碳中和目標、優化運營能效、增加業務運營中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打造綠色建筑、倡導綠色工作方式、助力供應鏈脫碳、設計可持續產品、采用下游綠色物流服務、推出助力其他行業脫碳的產品及服務。

根據國內外主流機構的測算,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的資金投入規模介于150萬億元至300萬億元之間,相當于年均投資3.75萬億元至7.5萬億元。

上海市節能工程技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雙碳目標的提出給很多行業、企業帶來了創新發展的機會,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多投資機會,消費行業也需要積極參與。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未來如何讓碳達峰、碳中和可以更有效地落地,并使得全社會尤其是企業廣泛參與進來,是實現零碳未來的重要一環。

以飲料行業為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是:第一步對產品全生命周期進行碳足跡核算,得出碳排放量。第二步則是減少碳排放,先減少企業直接可控部分的碳排放,飲料企業的可控碳排放占比不到20%;因此需要與上下游企業一起,調動全供應鏈共同減少碳排放,主要包括原物料、產品使用及銷售過程的碳排放,這部分占比大于80%。多數情況下,僅僅通過減少直接碳排放來實現碳中和是不現實的,碳抵消也至關重要,比如利用自有茶園的碳匯,也可以選擇植樹造林、碳捕捉、碳交易等多種方式在生產產業鏈、交易鏈等環節抵消碳排量。

標準的制定對于實現碳中和至關重要,康師傅與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起草單位共同推出了中國首個茶飲料碳足跡核算標準《茶類飲料碳足跡評價技術規范》及首個茶飲料碳中和評價標準《茶類飲料產品碳中和評價技術規范》,同時發布了中國首款實現碳中和的茶類飲料:“純萃零糖原味茶飲料”。

韓斌告訴記者,基于國內外企業的實踐經驗,開展碳基線盤查是實現碳中和轉型的第一步,有助于企業確定基準年的排放量,設定減排目標是碳中和路線圖的另一重要步驟,這要求企業在做出最終決策前,首先明確減排目標的投入決心、目標類型、目標范圍和目標時間線,確保減排目標切實可行,同時設計減排舉措也是企業規劃凈零排放路線圖的關鍵一環。

當前各國氣候承諾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從全球來看,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仍處于增長趨勢中,地球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扭轉碳排放趨勢刻不容緩。

10月26日聯合國發布氣候報告,如果各國履行目前的氣候承諾,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將較2010年水平增加10.6%,比去年有所進步。聯合國去年的評估發現,到2030年,各國排放量將增加13.7%。

但這些微小的進步并不夠,實現減排目標任重道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此前表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較2010年的水平減少43%,才能使全球變暖控制在比工業化前高1.5攝氏度的范圍內。

這也意味著各國當前的氣候承諾遠不足以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如果按照現有的氣候減排承諾,全世界到本世紀末將升溫2.5攝氏度左右,無法達到《巴黎協定》努力將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且最好是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聯合國氣候變化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Simon Stiell)表示,預計到2030年,碳排放量將呈下降趨勢,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內所需的減排規模和速度。

在去年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所有國家都同意重新審議并加強氣候計劃。然而,自COP26以來,193個國家中僅有24個國家提交了新的氣候計劃。斯蒂爾強調,各國政府現在需要加強他們的氣候行動計劃,并在未來8年實施這些計劃。

在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斯蒂爾也敦促各國政府在氣候變化大會上展示他們將如何通過立法、政策和計劃將《巴黎協定》付諸實施,各國應攜手合作拯救共同的家園。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