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早報|廣東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2.3%;深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全國最多

導讀一、政策動態深圳發布加快推進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記者從最新一期市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加快推進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

一、政策動態

深圳發布加快推進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記者從最新一期市政府公報獲悉,《深圳市加快推進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已于近日印發。《措施》提出要加快發展高科技含量的現代建筑業,打造綠色化、工業化、智能化的現代建筑產業,推動向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搶占行業制高點,打造“深圳建造”品牌,在全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全力推動城市建設綠色發展。(深圳特區報)

二、區域經濟

深圳今年第三季度新開首店創新高,新開品牌首店70家

深圳2022年第三季新開首店創新高。據贏商大數據統計,深圳新開品牌首店達到70個,其中包括23家全國首店、19家華南地區首店、28家深圳城市首店。從行政區域看,南山區依然是新開首店的熱門選址地,新開首店達到27家,高居榜首;羅湖區20家排第二,寶安區10家,福田區8家,龍華、龍崗、光明等區在“深圳首店”上亦有所斬獲。(深圳新聞網)

廣東省前三季度外貿出口增5.6%

廣東今年前三季度外貿“成績單”出爐。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6.1萬億元,增長1.3%。其中,出口3.89萬億元、增長5.6%,手機等“廣東智造”優勢產品出口增長較快;進口2.21萬億元,下降5.6%,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增長超過50%。廣東一般貿易占比繼續提升。前三季度,全省一般貿易進出口3.33萬億元,增長5.4%,占比達54.5%,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保稅物流增長4.9%,占比16.3%。(南方日報)

廣東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2.3%

10月27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經濟運行簡況顯示,前三季度廣東GDP達9.17萬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相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具體數據看,前三季度廣東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持續回升。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比1—8月加快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2%,比1—8月加快0.2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2.1個百分點。(南方日報)

三、科技創新

東莞今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量同比增長35.62%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了《關于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經初步統計,東莞共有99個項目入選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經費共3591萬元,同去年相比分別增長35.62%、31.01%。相比2017年的23項、887萬元,項目數和經費數都取得了五年翻兩番的顯著成效。(南方日報)

四、產業發展

深創賽龍華賽區以色列分站賽啟動

10月26日,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第六屆國際賽龍華賽區以色列特拉維夫海外分站賽決賽,在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中心(紅山6979)舉行。賽事共吸引全球2218個優質創新項目踴躍報名,其中以色列特拉維夫分站共征集179個項目。經過海外初選,新一代電子信息、數字與時尚、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海洋經濟7大行業的21個優質項目晉級決賽。(深圳特區報)

五、金融發展

深圳今年第三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全國最多,新增A股公司17家

今年第三季度,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17家,是單季度新增上市公司家數全國最多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27家,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各城市第二名。其中貢獻最大的兩個區是南山區和龍崗區,二者分別貢獻了7家、4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南山區、龍崗區分別為13家、6家)。上述11家公司中,按申萬行業分類,有9家屬于電子行業。(深圳新聞網)

佛山33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總營收超千億元

在擁有48家A股上市企業的佛山市,截至10月27日晚7時,已有33家企業披露了三季報。南方日報記者梳理相關報表發現,前三季度共有22家佛山A股上市企業實現營收正增長,占比超過66%,整體保持穩健。(南方日報)

六、港澳動態

海南在香港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

海南省人民政府在香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發布會10月27日在兩地會場連線舉辦。發布會上,雙方嘉賓分別在各自會場共同為債券成功簿記定價敲鐘、鳴鑼。本次債券發行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包括2年期的藍色債券以及3年期和5年期的可持續發展債券,其中,2年期12億元、3年期26億元、5年期12億元,定價利率分別為2.42%、2.65%、2.85%,認購倍數達2.2倍。(新華社)

香港金管局:國際結算銀行調查結果再次確認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國際結算銀行10月27日公布最新外匯與衍生工具市場成交額調查結果(每三年公布一次)。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當天表示,該調查顯示,香港繼續保持全球第四大的外匯市場、第三大場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場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再次確認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新華社)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