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板塊10月大漲
10月以來,智能制造指數表現可圈可點,累計漲幅達到10.35%。超八成概念股實現上漲。#三季報#
近年來,智能制造、產業升級等名詞在各類政策文件中被頻頻提及。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系統,在制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智能制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帶動各個產業數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提升。
其使用的智能制造裝備,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決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的核心,也是制造裝備的前沿和制造業的基礎,已成為當今工業先進國家的競爭目標。
中國裝備制造業規模超過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過三分之一。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認為,制造裝備智能化和自動化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為2.09萬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68萬億元。
均普智能三季報表現優異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目前,在已發布三季報的智能制造概念股中,共計清水源、深科技、瑞晟智能、漢得信息、飛力達、酷特智能、中控技術、均普智能8股扣非凈利潤同比增幅逾50%。從市值角度看,智能制造賽道以中小市值股居多。除去美的集團和工業富聯,其余個股市值均在千億以下。
上述8股中,均普智能是最為“年輕”的一家上市公司,于今年3月22日登陸科創板。公司立足中國,在德國、奧地利、美國、加拿大等地設有8大生產研發基地和4處服務技術中心,布局全球業務,參與全球化智能制造裝備項目競爭。
均普智能主營業務主要為三大塊——新能源智能汽車裝備、醫療健康和工業數字化。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實踐經驗豐富。汽車工業方面,公司中國區已取得寶馬中國的全自動后橋總成系統生產線、采埃浮中國的ADAS雷達系統智能制造裝備等項目;醫療健康方面,公司則是格雷斯海姆吸入器、胰島素筆等智能制造裝備的核心供應商。
公司前三季度表現不俗,實現歸母凈利潤6476.14萬元,同比增長24.44%;扣非凈利潤3759.32萬元,同比增長52.9%。業績優異的同時,在手訂單有35億元,創歷史新高,且項目推進順利,四季度銷售收入確認勢頭強勁。同時,公司在一系列管理優化措施下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平均毛利率22.31%,同比提升約3.93個百分點。
均普智能重視科技研發。截至上半年末,公司擁有專利129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95項,外觀設計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56項。公司研發人員數量553人,占比員工總數31.4%,兩項數值均高于同類可比上市公司埃夫特-U和豪森股份。
公司業務多點開花
據均普智能介紹,寧波工廠即將交付一條超大規模電驅系統自動裝配線。該產線將應用于寶馬國內全系列電動乘用車的電驅生產,為年度中國市場電驅生產最大單體投資項目之一,滿產狀態下每年可為寶馬釋放近40萬臺新能源電驅產能。公司在7月拿下電驅第二條復制線項目,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交付。
今年以來,多款激光雷達量產車型重磅發布,激光雷達迎爆發式增長,進入普及元年。公司近期透露,其將為世界500強的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交付一條激光雷達裝配與檢測產線,投產后將年產100萬顆激光雷達。
9月,公司攜自主研發的機器視覺智能檢測與人機交互技術以及AMR復合移動工業機器人技術出席2022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與智能經濟博覽會,受到一致好評并榮獲“優秀企業”獎項。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正在抓緊拓展歐洲、東南亞等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通過全球資源協同整合來進一步實現規模效應。下一步,將會積極拓展北美的造車新勢力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