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美國戰車,摩爾多瓦將反俄路線走到底,這是想當下個烏克蘭嗎?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就有不少國家,毅然決然地站在了美國那一邊,對俄羅斯“大打出手”,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中就包括了歐洲小國摩爾多瓦。但即便如此,已然登上美國戰車的摩爾多瓦,似乎是鐵了心地要站在反俄前沿,當真是不怕死嗎?
據最新報道稱,摩爾多瓦總統桑杜近日在發布會上,直接指控俄羅斯在該國“策劃政變”。聲稱俄羅斯有推翻該摩爾多瓦政府的企圖,并且還試圖阻止摩爾多瓦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為什么會這樣說呢?桑杜給出了所謂的理由,那就是她目前已經明確了一點,即俄羅斯將在未來采取暴力行動。在這一行動中,俄羅斯將會用恐怖的方式迫使政府發生危機,比如攻擊國家建筑物,和劫持人質等。然而諷刺的是,就在桑杜指控俄羅斯的后一天,摩爾多瓦前總理卻發表了與之,截然不同的說法。
近日,摩爾多瓦前總理基庫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在俄烏沖突的過程中,基輔政府在以各種形式,將摩爾多瓦拖入沖突。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當中到底誰的話更有可信度呢?從3點分析顯然是后者。其一,我們都清楚,西方政客普遍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只有在辭職之后才敢說真話。其二,桑杜指控的“陰謀政變”事件,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也給出了回應,表示并沒有收到相關情報。其三,桑杜此前曾說過一句名言,那就是為了歐盟,摩爾多瓦愿意付出一切政治代價。基于此不難看出,桑杜的這番言論,極有可能就是在利用極端的反俄情緒討好西方,以謀求獲得加入歐盟的資格。
不過,這當中有個現實問題,那就是單純憑借反俄又真的能加入歐盟嗎?顯然不太可能。畢竟要真是這樣的話,拿命在跟俄羅斯斗的烏克蘭,早就成為了歐盟的一員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何還要苦苦掙扎。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歐盟本就自身難保,能源危機、經濟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數百萬人上街舉行示威行動。要是摩爾多瓦是個集經濟、能源、軍事實力都很強勁的大國也就罷了,但偏偏它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口等吃飯”的國家。正所謂“大象打架,小草遭殃”,摩爾多瓦這樣做,只會讓俄烏沖突升級,導致戰爭外溢。默爾瓦多這樣的小國,難保不會陷入債務危機,變成下一個“烏克蘭”。
客觀來說,我們都清楚,現在對于俄烏雙方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盡早和談。摩爾多瓦這樣做,只會迎來悲慘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