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事件,究竟可怕在哪?

導讀原標題:俄亥俄事件,究竟可怕在哪?美國俄亥俄州化學品列車脫軌起火事故,在發生了十多天后終于進入了全球輿論的視野——也包括長時間沉默...

原標題:俄亥俄事件,究竟可怕在哪?

美國俄亥俄州化學品列車脫軌起火事故,在發生了十多天后終于進入了全球輿論的視野——也包括長時間沉默的美國輿論。

除了事故本身及其引發的后果之外,外界更為關注的是美國政府有關方面對事故的反應和善后處置,以及政客們對民眾知情權、健康權甚至生命權的長期漠視。

聞著毒氣硬說“安全”政府媒體“默契”失聲

事故發生在當地時間3日:諾福克南方公司屬下一列運載化學品的列車在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小鎮路段脫軌并起火,其中五節車廂載有無色易燃且具有致癌性的壓縮氯乙烯,隨時面臨爆炸危險。

6日,當地應急部門對氯乙烯實施主動引爆,并為此疏散了方圓數公里內的居民。

美聯社:航拍運載化學品列車脫軌起火現場

在這之后,卻怪事連連。

當地居民被疏散僅僅兩天后,便被政府通知可以回家,理由是初步檢測顯示“當地空氣和水體是安全的”。

但不少居民依然可以聞到空氣中的刺鼻氣味,一些人還出現了頭疼惡心等癥狀。

另外,當地河流中的魚也在事故發生后大量死亡。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貼出了生病和死去的動物照片。

許多居民在社交媒體上反映,自己飼養的家禽在事故發生不久后死亡。

最危險的氯乙烯已被引爆,持續不散的刺鼻氣味從何而來?

根據美國環保署在事發十天后給諾福克南方公司的非正式通知,事發后泄漏的還包括乙二醇丁醚、丙烯酸異辛酯和異丁烯等另外三種有毒化學物質。

用俄亥俄州危險材料專家西爾·卡吉亞諾的話說,這次事故相當于“用化學武器轟炸了一個小鎮”。

俄亥俄州WKBN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專家警告,有毒物質即使燃燒殆盡,也仍存在巨大未知風險。

美國化學安全委員會前成員杰拉爾德·波杰指出,有毒化學物質釋放的危害不僅僅是由所涉及的單個化學物質造成的,化合物會以復雜的方式相互作用,而人們對它們的毒理學并不了解。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出了問題,解決就是。但在美國,這又成了政治。

在事故發生后的十余天里,美國聯邦政府似乎集體“失明失聲”。

不僅聯邦層面一直沒有提供事故列車運載物品的完整清單,一些管事官員也對事故視而不見。

美國交通部長布蒂吉格13日出席活動時,只顧吹捧拜登政府主推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卻對俄州事故只字不提,引發外界特別是共和黨方面的激烈抨擊。

科羅拉多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勞倫·博伯特在社交媒體上挖苦稱:“美國在這樣的政權下還能運轉真是個奇跡。”

不僅如此。

在2月8日俄亥俄州長召開的發布會上,美媒“新聞國家”記者蘭伯特在直播報道時竟被警方以“妨礙公務”為由粗暴拘捕,關押了五小時后才被釋放。

蘭伯特表示,他直播州長發布會只是為了讓公眾了解事故真相。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圖

想報道真相的媒體被阻撓,而其他大多數媒體的表現,則跟它們在美國政府涉嫌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一事上的“沉默”如出一轍:在對2月3日列車脫軌事故簡單發了消息之后,很長時間內再無聲響。

如此麻木冷漠,連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這可是美國現代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之一啊!”

美國調查記者喬丹·夏里頓在社交媒體上說:“我看到很多國家級媒體對現場報道的封鎖。我從未見過像這樣的媒體集體噤聲,它們幾乎沒有報道東巴勒斯坦小鎮發生的這場‘迷你切爾諾貝利’事故。這將是美國現代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之一。”

“這不是一起意外事故”

如果說這起“放毒”事故算是一場意外的話,那么歷史上,從在太平洋島國大肆進行核試驗到在歐洲亞洲各場戰爭中悍然使用貧鈾彈等受限武器,從遍布國內外的生物化學實驗活動到美軍基地長期傾倒有毒廢物……美國政府、軍隊、企業、科研機構等所有行為者或有心或無意的“放毒”行為簡直數不勝數。

單說美國國內。

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快報》去年10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美有數萬個地點可能受到有毒物質的污染。

雅虎新聞網:研究顯示,分布在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57412個地點已受到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污染。這些“永久性化學物質”會在人體和環境中積累,其中一些還會誘發癌癥和肝損傷等健康問題。

僅以美國史上破壞和損失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墨西哥灣鉆井平臺大爆炸為例,事故已過去十年,但當地的生態災難迄今仍未結束。

據美媒報道,成千上萬的油田工人、漁民和沿海居民參與了漏油事故的清理工作,其中許多人沒有配備防護設備,因暴露在原油和潛在危險化學品中而健康受損。

美國雜志《VICE》網站報道截圖

再看最近的新聞。

全球性非營利性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為美國醫療設備進行消毒的設施所排放的無色致癌氣體影響了低收入和少數族裔社區,對超過1400萬美國人構成了風險。

《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其實很多時候,跟美國沾邊的毒害環境事件都是十足的人禍。

回到俄州列車脫軌事件,涉事的諾福克南方公司也并非無辜。

俄亥俄州州長德溫當地時間14日稱,他被告知脫軌列車從一開始就沒有被認定為“高危險物質列車”,因此它經過俄州時,運營列車的諾福克南方公司不需要通知任何人列車在運輸什么貨物。

“如果這是真的,那就太荒謬了。”

德溫在事件相關發布會上介紹情況。

更有媒體披露,諾福克南方公司從奧巴馬政府時期開始就想方設法降低成本,以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為此,該公司曾游說三任總統放松安全管制、拒絕在火車上安裝電控空氣制動系統(ECP)。

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的說法,如果裝了ECP系統,這次事故中的列車可能成功剎車,不會脫軌。

英國《衛報》直言,美國鐵路行業長期將利潤置于安全之上,這次事故暴露了該行業監管缺失的固有弊病。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正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教授安德魯·霍普金斯所言,“這不是一起意外事故……如果追究責任,你會發現很多人或組織都沒有做到位”。

澳大利亞《新日報》報道截圖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