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邵萌
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是否發生變化?疫情形勢有何新特點?下一階段醫療救治重點是什么?
12月22日,呼吸危重癥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接受包括封面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他透露,朝陽醫院近期發熱門診每日接診人數為350到400人,急診接診500人左右,低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時期。此前,他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與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情況相比,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肺炎或重癥、危重癥的比例也相對較低。
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圖源:中國網
朝陽醫院急診接診數如何?
低于2009年全球流感時期
“朝陽醫院平時的急診量、門診量都比其他綜合醫院要大,在綜合醫院里還是有代表性的。”童朝暉介紹,根據最近統計,該院急診人數每天500左右,發熱門診人數在350到400左右,較之前同期有所增加,但低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時期。彼時,朝陽醫院每天的發熱門診人數超過六百,急診接診人數也在六七百。
他表示,冬季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疊加高齡及其他基礎疾病等因素影響,導致近期新冠患者結構中重癥比例顯得更多一些。
病人結構如何?
大部分是高齡、有基礎疾病人群
從病人結構看,大部分是高齡老年人、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重癥患者也表現為高齡和基礎疾病加重。童朝暉指出,冬季天氣較冷,慢性呼吸道疾病容易加重,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感冒、發燒等疾病冬季發病率高,多種因素混合在一起,導致重癥比例顯得多一些,青壯年重癥比例則非常少,還是可控的。
“新十條”發布已十余天,近期疫情形勢有何新變化?童朝暉認為,“新十條”發布后,全國感染人數有所增加,但7天、10天以后,很多人都康復了。“我跟CDC(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溝通了一下,覺得總體感染人數目前應該是往下走的。”
下一階段救治重點?
需要重視高齡老人等脆弱人群
談及下一階段醫療救治重點,童朝暉表示,高齡、有基礎疾病的老人是脆弱人群,“陽了”以后,一方面恢復慢,另一方面疊加天氣因素,可能會導致基礎疾病加重,所以這些人群去發熱門診、急診的比例會比較大,也會讓大家感覺這個時候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急診病人多。
“對老年人,我們可能要做體檢、問診,包括化驗、照片子等,可能看五個年輕發熱病人的時間,才能看一個老年人。所以顯得看急診和發熱門診的病人堆得比較多。”童朝暉強調,很多老人有基礎疾病,多器官功能受損的比較多,看病花費的時間、檢查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需要重視脆弱人群。
12月15日,值班醫生在發熱門診為患者治療。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