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科技大學消息,金屬材料科學家冶金教育家章守華,于2022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
章守華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金屬材料科學家、冶金教育家,中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的創建人之一。作為北京科技大學主要建校籌備委員之一和金相及熱處理系(現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在培養中國材料科學領域學術帶頭人和開拓學科新領域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章守華于1917年出生在江蘇蘇州;1935年—1939年就讀于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并獲得礦業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后在重慶大渡口鋼鐵廠任助理工程師;1945年—1946年在美國卡內基理工學院留學并獲得冶金工程碩士學位;1948年年底,他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到祖國,到(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任教,先后被聘為副教授、教授。1952年,章守華先生被任命為北京鋼鐵工業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建校籌備委員會委員,歷任北京鋼鐵工業學院金相熱處理系、工藝系、金屬學系(后來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教授與系主任;1981年,章守華先生被聘為全國首批博士生導師,1995年光榮退休。
章守華先生主要從事鋼鐵材料和高溫合金等材料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他在適合中國資源條件的合金鋼新鋼種的開發、快速凝固技術、粉末高溫合金、相變和強韌化、大型軋輥研制等方面均取得開拓性成果,先后榮獲國防科工委、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科委的“先進個人”四委聯合表彰,國家科委和冶金工業部“國家科技攻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聯合表彰,國防科工委“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勛章等,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各類科技獎。章守華先生的事跡先后被《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20世紀我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等收錄。
1952年,章守華主持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金相熱處理專業,并為北京科技大學乃至全國材料領域的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無與倫比的突出貢獻。他主編了我國第一本《合金鋼》教材,主持完成了1984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第一版中相關百科條目的撰寫。章守華先生先后培養了37名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葛昌純、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周邦新、柯偉、涂銘旌等。
章守華先生在北京科技大學工作43年,始終堅守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退休后仍躬耕不止,傾心指導科學研究,關心青年師生成長。章守華先生用他的一生,譜寫一位教育家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瑰麗詩篇,用他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謙和的人格魅力將“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言傳身教,為我國材料學科的誕生與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1981年,他被聘為全國首批博士生導師,先后培養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研究生37名,包括博士生1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高度評價章先生淡泊寧靜、提攜后輩的一生:“他雖不是院士,但培養出了一批院士,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鄒世昌、陳國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周邦新、柯偉、涂銘旌等。1995年退休后,章先生仍躬耕不止,繼續指導鋼鐵材料與粉末高溫合金領域的科學研究,關心年輕教師與學子的成長,是青年一代德高望重的良師益友。”
“執著于理想,純粹于當下”,對于自己的工作,章先生曾表示,“我沒什么自豪的事情”“鋼鐵學院就像我的家一樣”“工作中也是我個人的成長過程”“能夠培養國家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很高興”。章先生的工作時間長達43年,在這43年工作中,他始終堅守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大多數時間都是和青年教師、學生一起上課、下廠、編寫教材、從事科學研究。章先生以幾十載的無私奉獻,踐行了一位教育家立德樹人的樸實之言。
資料來源:北京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