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落地后,很多家長不敢要二胎,“三育一體化”也無法分擔生娃帶來的壓力。教育成本提高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家長們實在分身乏術。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是國內大部分家長的真實寫照。好不容易子女成家立業,他們又要忙著照顧孫子孫女。與其說教師把畢生的時間都奉獻給教育事業,家長又何嘗不是呢?
教育之事無小事,工作壓力再大家長也不敢辭職全職帶娃,生怕不能給娃提供最好的教育條件,可是雙職工家長卻又苦于沒時間教育子女,花再高的價格雇家政老師都不放心。若家里的老人能出手相助,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不幫忙帶娃,花光退休金”,二胎家長吐槽家里老人太自私
家長小趙(化名)育有一兒一女,老大上小學,老二上幼兒園。夫妻倆都有正式編制的工作,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忙不過來的時候,家里的老人還能幫襯著照顧一下。遇上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全家都跟著上火。
轉眼間父母都達到了退休的年齡,好在沒有趕上延遲退休政策落地,老兩口就和女兒商量,辛苦了大半輩子,退休后想出去旅行享受一下。若女兒在經濟方面有困難,他們可以幫忙,但是在接送孩子上下學和輔導功課方面,就無能為力了。
一開始小趙以為父母就是出去短途旅行,頂多幾個月就結束了,回來還能幫自己分擔教育壓力。沒想到老兩口成了“旅行達人”,國內各大景點走個遍,還打算出國旅行。一路上吃好玩好,退休金也被花得所剩無幾。
按照傳統文化教育理念來看,小趙應該為父母感到高興,但是她眼下的情況實在高興不起來。自己夫妻倆整日忙得團團轉,遇到學校停課的時候,她不能總請假,只能把兩個孩子帶到單位里照顧。如今的教育政策,確實對雙職工家長不利。
好在她的工作比較穩定,有獨立的辦公室留給子女上網課,輔導兩個孩子的功課。終于她忍不住跟父母大發脾氣,說父母太自私了,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別人家的老人退休后都幫忙帶娃,從經濟上和行動上雙重支持,而她的父母什么都不管。
全家人為此爭吵了好幾天,小趙覺得父母旅游的錢,不如節省下來給學生存在將來上學讀書用。老人則覺得養娃是父母的責任,不是老一輩人的責任。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能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是老人幫忙照顧,就把責任一股腦全推到老人身上。
在家帶娃,還是出去旅游?退休老人該何去何從
教育內卷,不僅是在“卷學生”,更是在“卷家長”。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出現了小趙一家的情況。但是卻很少有老人真能完成,說走就走的旅行。多數老人都會因為心疼子女而選擇放棄自己的人生,再想休息也會咬牙堅持。
老人不僅要承擔接送學生上學放學的任務,還要買菜做飯收拾衛生,甚至要幫忙輔導作業、開家長會。退休金也要用來補貼教育經費,給學生購買和學習有關的用品。考試成績好了,或者考上理想的學校,還要給包大紅包。
家長含辛茹苦教育出來的高學歷子女,當然希望他們在事業上有更高的建樹,而不是困在家庭之中,郁郁不得志。可是到了生養的年紀,事業和家庭發生沖突,老人不幫忙,年輕的家長就不得不做出取舍。
中小學生上學晚放學早,雙職工家長根本沒時間照顧。小趙每天下班要馬不停蹄地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買菜做飯后,等到兒子課后延時服務結束后,再帶著女兒去接兒子放學。
回到家里也不能休息,還要檢查他們一天的學習情況和作業完成情況,收拾衛生洗衣服,還要和老師溝通學生的在校表現。難怪有那么多高學歷畢業生都被迫成了全職媽媽,這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家長看了也很心疼。
除此之外,教育成本也讓家長們喘不過氣來。為了學生的升學考試,家長很早就要買學區房。車貸房貸以及高昂的補課費和興趣班培訓費,以及讓家長的工資捉襟見肘。放假時,還要絞盡腦汁地帶學生外出旅行增長見識。
各種益智玩具和課外讀物,一樣都不能少,自己不得以消費降級,看到父母到處游山玩水自然心里不是滋味。若不是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想落下個“啃老”的頭銜。退休老人們也陷入兩難的境地,不知該如何是好。
寫在最后
孝道傳承,不僅是為人子女的義務,更是法律意義上的責任。老人是否有義務幫忙帶娃,還是要以老人的意愿為主,能主動請纓自然是極好的,若老人不愿意或者沒有能力,也不能強求。
教育當以身作則,大家要是不想退休后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要從小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通過言傳身教,打好教育基礎。試想這些老人年輕時,就把照顧子女的任務丟給父母,很多學生都是姥姥和奶奶帶大的孩子。
子不教父之過,這些孩子為人父母后,定然覺得家長幫忙給自己帶娃的情理之中的事。若家長想退休后過上自由的生活,那么年輕的時候就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親自教育子女成才,成為子女學習的榜樣,這樣就能避免出現類似尷尬情況。
今日話題:退休后你會選擇旅游還是帶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