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的近義詞|同義詞:
1. 顛倒黑白( 注釋: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2. 顛倒天地( 注釋:比喻本領十分高強。)
3. 顛倒是非( 注釋: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4. 顛倒陰陽( 注釋:猶言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5. 顛三倒四( 注釋:三、四:表示雜亂。形容說話做事錯雜紊亂。)
6. 混淆黑白( 注釋:混淆:使界限含糊。有意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創造混亂。指有意創造混亂,使人辨別不清。)
7. 混淆視聽( 注釋:混淆:混雜。用假象或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8. 混淆是非( 注釋:混淆:使界限不清。有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9. 扭直作曲( 注釋:比喻是非顛倒。)
10. 是非不分( 注釋: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指鹿為馬的反義詞:
1. 實事求是( 注釋: 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進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
2. 循名責實( 注釋: 循:依照;責:要求。按著名稱或名義去追尋實際內容,使得名實相符。 )
指鹿為馬的解釋:
zhǐ lù wéi mǎ
成語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有意顛倒黑白。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指鹿為馬兼語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動賓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指,不能讀作“手指頭”的“zhí”;為,不能讀作“為了”的“wèi”。
用指鹿為馬造句
1、有球印又怎樣,指鹿為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2、后來人們根據這個時間引申出“指鹿為馬”這句成語。比喻懷著惡意,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3、他反駁我說的每一件事,甚至堅持指鹿為馬。
4、趙高通過這次試探,摸到了底,他看出,凡是說實話的,不同意他“指鹿為馬”的大臣,都是反對他的人。
5、既不能升官,又不能發財的時候。別人指鹿為馬,就要跟著指鹿為馬。別人指站為箱,就要跟著指站為箱。
6、豈不知奴才發燒了可以指鹿為馬,殺了皇帝,奪了天下。
7、在如今的社會中,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被打破,員工們只能阿諛奉承,即使領導指鹿為馬,他們也得應聲附和。
8、商家的刻意炒作,往往是一種欺騙,他們先是旁征博引,繼而指鹿為馬,讓消費者難辨其蹤。
9、我卻對這種顛倒黑白,指鹿為馬等等許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厭倦,對之嗤之以鼻。
10、從中國歷史上的趙高“指鹿為馬”,到建國以來的歷次運動無一不表明。
11、你們“斧頭幫”使出的招式叫“指鹿為馬”,自稱京城水景住宅,“坐享清涼的河邊生活”,其實不過是一條污水溝,像老舍筆下的龍須溝。
12、真理惟獨一個,不可以指鹿為馬,也不可以白馬指為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