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sos是什么意思是求救信號,sos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解答:
1、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世界航海事業也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告別了古老的風帆。蒸汽機和螺旋槳相繼被發明并應用于航海。隨著新技術的應用,船舶速度更快,活動范圍更廣,世界航運業蓬勃發展。然而,無論技術如何發展,船舶都無法避免風暴、濃霧、暗礁甚至海上機械事故對航行造成的威脅。然而,當時的通訊技術相當落后,在變幻莫測的大海上航行。如果你被殺了,你只能聽天由命,無數的生命將葬身海底。
2、英國的馬可尼和波波夫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并開始使用莫爾斯電碼傳輸信息。在馬可尼向英國郵局官員演示無線電報后不久,海岸和船只之間的第一次通信就實現了。在英國海岸附近,通過無線電通信成功營救了遇難船只,這是最早的無線電救援記錄。然而,當時沒有統一的無線電標準。不同國家的船員有自己的習慣和語言,求救信號更是多種多樣。其次,“非標準”無線電設備可能互不兼容,導致電報傳輸不成功。基于這種情況,第一屆國際無線電報會議提出確定船舶遇險標準無線電信號。會后不久,海上強國英國支持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并宣布使用“CQD”號作為求救信號。“CQD”中的“CQ”,即呼叫宿舍(所有車站都參加),意思是“所有車站都響應”,是當時歐洲鐵路通信的延續,后面加了一個“d”,表示遇險意味著遇難。水手們也把“CQD”解釋為“快來,危險”(快來,死)。但是也存在一個隱患,就是“CQD”和一般稱呼“CQ”的區別只有一個字,很容易造成混淆。
3、在第二屆國際無線電會議上,決定用更清晰、更準確的信號取代“CQD”。會上,一位德國專家建議借鑒德國經驗,使用“SOE”作為統一的求救信號,但隨后有人指出了他的主要缺點:字母“e”在莫爾斯電碼中表示為“短音”,在發送或接收時容易被誤解或遺漏。人們借鑒了這個思路,決定用第一個字母S代替e,會后宣布“SOS”成為國際統一的無線電求救信號。新的“SOS”國際統一無線電求救信號由莫爾斯電碼中的“三短音”加“三長音”加“三短音”組成。簡短、準確、連續和有節奏的“求救”信號在電報中最容易發送和識別。2001年7月1日,協議生效,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