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壯族的傳統節日是什么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解答:
1、三月三日是廣西漢、壯、瑤、苗、侗、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最隆重的節日。它被確定為廣西的傳統節日,有兩天假期。其中,三月三歌會流行于壯族地區,尤其是紅水河、左右河流域。每場歌會的人數從幾百人到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不等。在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地區和部分漢族地區,農歷三月初三,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五色糯米飯、染彩蛋、殺雞殺鴨、喝酒,慶祝這個節日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地方甚至比春節還要隆重。
2、陀螺節:廣西壯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辦一項著名的體育賽事——陀螺節。從舊歷年除夕前兩三天到新年正月十六,用了半個多月。陀螺,莊的名字叫樂江,它有大有小,有輕有重。有的大如和田柚,重約一斤,有的小如鵝蛋,有的兩三兩。頂部必須由質量好的實木制成。它的頭應該是光滑的。玩的時候,用一根兩三尺長的麻線纏在上面,直到到達你認為合適的地方,然后用右手無名指和小指抓住麻線的尾端,快速旋轉到地面,陀螺就會發出呼呼的轉動聲。一個質量好的陀螺,加上它熟練的旋轉,需要七八分鐘才能轉完,然后才能掉下來。比賽中打陀螺更是熱鬧,獲得第一名的獲勝者被尊稱為陀螺王。據說陀螺從興起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
3、春節。壯族的春節從除夕到正月初一、初二持續三天,但第三天到初五仍然是春節。這是壯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準備,家家戶戶搞衛生,縫衣服褲子,買年貨,貼對聯,做蛋糕,殺豬,包餃子,放鞭炮,穿特制衣服。
4、龍端節是云南省文山富寧縣及附近地區的壯族傳統節日。“隴端”(壯語,意為追趕天籟)是壯語的音譯,意為在寬闊平坦的地方相遇。根據傳說,這個節日已經有20年的歷史了.它最初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農高智在公元200年反宋的事跡。龍端節從農歷三月二十五日開始,持續三天。
5、壯年年壯年在壯語中被稱為“蔣易”,而春節被稱為“姜昆”,即漢族節日。人生的黃金時期始于農歷十二月,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是除夕。習慣上稱之為‘外一九九’,意思是‘過了農歷二十九月’(不管月份大小,都這么叫)。那一天,全村集資買豬,(有的村專門輪流喂社豬)宰了社王,祈福五谷豐登。過年十天內的節日活動期間,各村各村打鼓、吹笛、彈琴,其樂融融。親朋好友互訪互賀,年輕人玩山玩村,以歌取樂。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