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知識普及唐代新樂府的特點是什么 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是誰

導讀關于教育都是每個家庭中非常重要一個環節,為什么這么說呢,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煞會苦心,但是不一定會獲得效果這才是真正愁

關于教育都是每個家庭中非常重要一個環節,為什么這么說呢,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煞會苦心,但是不一定會獲得效果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門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到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樣,有句古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課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現在小編就為小伙伴們收集到了一些課外知識,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關于到現在唐代新樂府的特點是什么 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是誰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非常火熱的,那么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唐代新樂府的特點是什么 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是誰,小編也是到網上收集了一些與唐代新樂府的特點是什么 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是誰相關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唐代新樂府的特點是什么:

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張籍、李紳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故名新樂府。新樂府的特點有三:

一是用新題。建安以來的作家們歌寫時事,多因襲古題,往往內容受限制,且文題不協。白居易以新題寫時事,故又名“新題樂府”。

二是寫時事。建安后作家有自創新題的,但多無關時事。既用新題,又寫時事,始于杜甫。白居易繼其傳統,以新樂府專門美刺現實。

三是不以入樂與否為衡量標準。新樂府詩多未嘗“播于樂章歌曲”。從音樂角度看是徒有樂府之名,而在內容上則是直接繼承了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是真正的樂府。

唐代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是誰: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先祖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北)。青年時期家境貧困,對社會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貞元(785年)進土,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806-820)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反對“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最早倡導者。早期所作諷喻詩,如《秦中吟》《新樂府》中的不少篇章,較廣泛尖銳地揭發了當時政治上的黑暗現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自遭受貶謫后,意志逐漸消沉,晚年尤甚,因此詩文創作不如前期。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除諷喻詩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與元稹友誼甚篤,且與其齊名,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著有《白氏長慶集》。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葬于洛陽。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