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都是每個家庭中非常重要一個環節,為什么這么說呢,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煞會苦心,但是不一定會獲得效果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門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到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樣,有句古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課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現在小編就為小伙伴們收集到了一些課外知識,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幫助。
關于到現在岳陽樓記作者憂國憂民的句子 岳陽樓記作者是誰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是非常有興趣了解的吧,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非常火熱的,那么既然現在大家都想要知道岳陽樓記作者憂國憂民的句子 岳陽樓記作者是誰,小編也是到網上收集了一些與岳陽樓記作者憂國憂民的句子 岳陽樓記作者是誰相關的信息,那么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岳陽樓記作者憂國憂民的句子:
《岳陽樓記》中作者憂國憂民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以后才快樂。《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通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岳陽樓記作者是誰: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蘇州吳縣。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 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歷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請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后世影響深遠 。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