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給大家針對這個鉀與鈉是怎么發現的的問題來進行一個介紹,畢竟當下也是有諸多的小伙伴對于鉀與鈉是怎么發現的這個問題非常的重視的,下面大家可以看下具體的詳情
由於伏打發明了電池組, 從而開辟了電化學這一領域.這一領域剛拓開便有人大踏步走來.這人就是戴維 (1778-1829) .
戴維出生在英國一個沿海小城的一個木匠家庭, 小時候便是一個有名的浪蕩子.父母很希望他能成才, 好改換門庭, 於是送他到學校去讀書.然而小戴維雖頭腦十分靈活, 卻不肯用在書本上, 他每天左邊口袋裝著魚鉤魚線, 右邊口袋裝著一只禪弓, 早晨上學前也經常要跑到海邊去打幾只鳥, 釣幾條魚, 因此經常遲到.有時正在上課, 他也悄悄將口袋里的鳥放出來, 學生們便一窩蜂地去捉鳥, 老師知道是戴維這個罪魁, 所以他一遲到就氣得先提住他的耳雜厲聲訓斥幾句, 又追問去干了什么壞事, 并沒收了他口袋里的彈弓、魚鉤、小鳥等物.這天戴維又遲到了, 兩個口袋鼓鼓囊囊, 瘋了似的沖進教室正要向自己的座位上奔去.老師厲聲喊道: `戴維! 又到哪里闖禍去了! '說著上來用一只手扯制著他的耳朵.誰知戴維向他鼓了鼓小眼睛, 一句話也不答.老師便更提高嗓門吼道: `把口袋里的東西掏出來! '
`就不給你! '戴維說著還故意用手將口袋護住.
`給我! '當著全體學生, 老師丟了面子, 因此他一只手掐緊戴維的耳朵, 另一只手便向他口袋里掏去.誰知他的手剛伸進口袋便`啊'的一聲尖叫著抽了出來, 連扯著戴維耳朵的那只手也早已松開.隨著老師抽出的那只手, 一條綠色的菜花小蛇落在老師的腳下.教室里一下炸了窩, 學生們有的驚叫, 有的哄笑.而戴維卻不說也不笑, 一本正經地拾起小蛇, 裝進口袋里, 又慢慢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就像剛才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他越是這樣一本正經, 學生們就越是笑得前仰后合, 而老師更是氣得臉紅脖子粗一句話說不出來, 最后挾起講義, 摔門而去.
老師離開教室后便徑直向戴維家走去.戴維的父親正在干活, 老師氣呼呼地推門而入, 如此這般地學說一遍, 把老木匠氣得兩手發抖、五臟亂顫.戴維放學回來了, 一進門就劈頭挨了一巴掌, 母親聞聲過來拖住父親, 一邊心疼地喊: `你下手那么重, 真要打死孩子嗎! '
`這樣的孽子不要也可以! '
一個要打, 一個要拉, 兩位老人也扯纏在一起, 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你呀……'老木匠氣得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我這輩子算是對你沒有指望了.'
發生這件事后不久, 戴維的父親便一病不起, 過了一陣子便作古而去.戴維的母親拖著五個孩子, 日子實在無法維持下去, 只得將他送到一家藥店里當學徒, 也好省一張吃飯的嘴.就這樣戴維每天給人抹桌子掃地、端臉盆倒尿壺, 到了月底別人都領了工資, 他卻分文沒有.他伸手問老板去要, 老板當眾將他那只小手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說: `讓你抓藥不識藥方, 讓你送藥認不得門牌, 你這雙沒用的手怎好意思伸出來要錢! '店里的師徒也哄堂大笑, 戴維滿面羞愧轉身就向自己房里奔去, 一進門就撲在床上, 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他從前可沒受過這種羞辱, 可是現在不能跟學校和家里相比.現在是吃人家的, 喝人家的, 再說如果跑回家去吧, 不也是讓母親為難嗎? 戴維在學校時功課學得不怎么好, 卻愛寫幾句歪詩, 他一翻身揪起自己的襯衣, 撕下一塊來, 隨即又咬破中指在上面寫了幾句話, 便沖出門去.外面店員們正鬧哄哄地向老板敬酒, 不提防有人啪地一聲將一塊白布放在桌子中央, 只見上面寫著: `莫笑我無知, 還有男兒氣, 現在從頭學, 三年見高低.'大伙再一細看, 竟然是鮮血寫成的, 大家非常吃驚, 只見戴維挺身站在桌旁, 眼里含著淚水, 臉面繃緊, 顯出十二分的倔強來.他們這才明白, 這少年剛才自尊心受到傷害, 忙好言相勸拉他入席.然而戴維卻說: `等到我有資格時再來入席.'返身便走.
就這樣戴維開始發憤讀書了, 他給自己制訂了自學計劃, 光語言一項就有7 種.他還利用藥房的條件開始研究化學.果然不到3 年, 藥鋪里的伙計誰也不敢小看戴維了.我們常說的才學、才學, 世上有許多人是苦學的, 然而缺才;但也有很多人非常有才, 卻就是不肯用在學問上, 所以成為歪才、廢才.而戴維本是有才之人, 一朝浪子回頭, 把才能用在治學上, 其能量是不可估的.當時, 恰好貝多斯教授在布里斯托爾成立了一個氣體療養院, 專用新發現的氣體為人治病, 而戴維也被邀請去那里工作.在這里戴維發現了一種`笑氣' (一氧化二氮) , 人一吸入這種氣體便會不自覺地興奮發笑, 因此更是名聲大振, 第二年升為教授.第三年, 他還不滿25 歲便又當選為皇家學會的會員.
戴維本是一個釣魚打鳥的頑童, 浪子回頭, 發奮讀書, 十年工夫便取得了如此成就是難得的.他更知時間的可貴, 條件難得, 因此也就更加刻苦研究新的課題.在許多研究題目中他對伏打電池的電解作用非常感興趣.他想用電解能將水分成氫、氧, 那么其他物質也一定能分解出什么新元素來.當時化學實驗最常用的物質就是苛性堿, 不妨拿它試一試.戴維現在搞起科研來也還保留著少年時膽大豪爽的作風, 他剛有這個想法便立即和他的助手、堂兄埃德蒙得把皇家學院里所有的電池都統統集中起來, 其中包括24 個大電池, 光是那鋅、銅制的正負電極板就有35 厘米寬;還有100 個中等電池, 其電極板都有18 厘米寬;另外還有150 個小電池.這真是一支電池的大軍, 戴維決心要讓那苛性堿在他的手下分出個清清楚楚.
這天戴維和他的堂兄起了個大早, 開始了這場計劃已久的試驗.他們先將一塊白色的苛性堿溶解成水溶液, 然后再將那龐大電池組的兩根導線插入溶液中, 這時溶液立即沸騰發熱.兩條導線附近馬上出現了氣泡, 沖出水面.開始他們還為這熱鬧的場面而高興, 但一會兒就發現上當了, 發出的氣泡是氫氣和氧氣, 剛才被分解的只不過是水, 而苛性堿卻還是原封不動! 這苛性堿真的就是一種元素而不能再分了嗎? 戴維的倔勁又上來了, 他不信邪.水溶解不成, 改用火攻.接著他將一塊苛性堿放在白金勺里用高溫酒精燈將它熔化, 然后便立即用一根導線接在白金勺上, 再將另一根導線插入熔化物中, 果然電流通過了, 在導線與苛性堿接觸的地方出現了小小的火焰, 顏色是淡淡的紫色, 并且是從未見過的美麗顏色.戴維大叫: `埃德蒙得, 快看, 它出來了! '
`它在哪里? '
`就是這火, 這淡紫色的火焰.'埃德蒙得也興奮極了, 他把鼻子湊近白金勺, 仔細看著說: `但我們總不能把這火苗儲存在瓶子里啊! '
那么, 怎么收集這種物質呢? 戴維又犯了愁, 看來這是因為熔融物的溫度太高, 這東西又易燃, 一分解出來就著火了.水溶不行, 火熔也不是個好辦法.
1807 年11 月19 日, 是英國皇家學會一年一度舉行貝開爾報告會的日子, 戴維滿懷希望這次能拿一樣新發現的元素去轟動一番.但是時間只剩個星期了, 這奇性堿卻軟硬不吃, 水火不成, 他設計了很多種方案都不奏效.這些日子戴維就像只擰緊發條的鐘, 一刻也不停地擺動, 他一會兒沖到樓上擺弄一下電池, 一會兒沖到實驗桌上, 墨水飛濺地在記錄簿上隨便涂幾行字.他到底不是書香門第出身, 身上還留有那海邊小鎮上的野風與兒時的頑皮習氣.實驗再緊張也忘不了享樂, 就像當年上學不誤打鳥一樣.每晚只要有舞會宴席, 每場必到, 只是忙得顧不上換衣服, 從實驗室里出來, 在外面冉套一件干凈外衣就去赴宴, 回來后也不脫衣倒頭就睡, 第二天晚上去舞會時再套上一件.過幾天猛然醒悟再一起脫掉.因此人們常說戴維教授常常胖幾天, 瘦幾天, 很叫人無法捉摸.他情緒極易沖動, 冷靜的時候不多, 頭腦極聰明, 但又缺乏耐心, 怕寂寞孤單, 也愛慕虛榮, 最頑強, 又非常自信.對他這種風風火火的工作作風, 助手們早已熟悉, 而大家卻極信任他的才氣, 因此總是每呼必應, 實驗室上下團結一致, 倒也配合得非常默契.
戴維眼看報告會的日期就到, 電解苛性堿還是水火攻不進.他焦慮地苦思苦干了十幾天, 比較了十幾個方案.這天他忽然想出一個辦法: 何不把苛性堿稍稍打濕, 令其剛好能導電卻又不含剩余水份呢? 這個點子一冒出來, 他高興地一拍大腿高喊一聲: `成了! '倒把埃德蒙得嚇了一跳, 忙問: `什么成了.'
`不要多問, 趕快拿堿塊來.'
一個堿塊兒放在一只大盤里端了上來.要讓這東西輕輕打濕并不必動手加水.只須將它在空氣中稍放片刻, 它就會自動吸潮, 表面成了濕糊糊的一層.這時戴維和他的一群助手圍著這塊白堿, 下面墊上一塊通電的白金片, 等表面剛剛發暗變濕, 就一聲令下: `插上去! '不等話音落地, 另一根導線便`咝'地一聲穿入堿塊.然后啪的一聲, 像炸了一個小爆竹一樣, 那導線附近的苛性堿便開始熔融, 并且熔得越來越快.你想那小小堿塊哪能經得起這數百個電池的電流的通過, 一會便滲出滴滴眼淚, 亮晶晶像水銀珠, 一滴一滴往下淌.有的剛一流出就啪的一聲裂開, 爆發出一陣美麗的淡紫色火焰, 隨即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有的`珠子'僥幸保存下來, 卻又很快失去了光澤, 表面蒙上了一層白膜.
戴維看到這里突然離開了實驗臺, 就地轉了一個漂亮的舞步, 如醉如狂地大跳起來, 他邊跳邊拍著巴掌, 嘴里念道: `真好, 好極了! 戴維, 你勝利了, 戴維, 你真行啊.'他這樣瘋瘋顛顛地在實驗室里轉了幾個圈子, 帶倒了三角架, 打落了燒杯、試管等, 大約有五六分鐘他才勉強使自己鎮靜下來, 忙喊道: `拔掉, 拔掉導線, 埃德蒙得, 不必要了, 我們找到了, 成功了! '
戴維確實成功了, 他電解出來的那亮晶晶的珠子就是金屬鉀, 接著他又用同樣的方法電解出了金屬鈉.
作報告的日期到了.這些天來戴維已經疲勞到了極點, 而且身上還時冷時熱.但他懷著極興奮的心情支撐著走上了講臺.講演前, 皇家學院的報告廳里早已水泄不通.那些上流社會的爵士、貴婦們其實根本不懂什么是科學, 然而化學表演, 就像魔術一般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這天, 戴維不負眾望, 將自己這些日子辛苦制得的一小塊金屬鉀泡在一個煤油瓶里, 向人們介紹說: `這是三天前世界上剛發現的新元素.我給它起名叫鍋灰素 (英國人叫苛性鉀是鍋灰) .它是金屬, 然而性格卻真怪, 既柔軟又暴烈, 身體還特別輕, 入水不沉, 見火就著.'
戴維說著就用小刀伸進煤油瓶里輕輕一劃就割下一塊鉀來, 然后把它挑出來放進一個盛滿水的玻璃盆里.這時鉀塊立即帶著咝咝的呼嘯聲在水面上像著了魔似的亂竄, 接著一聲爆響, 發出一團淡紫色的火焰, 接著聲音越來越小, 體積越來越小, 慢慢消失在水里, 無影無蹤……
世上哪有這樣的金屬? 臺下的人簡直看呆了, 大家都凝神屏息看著這種奇特的新元素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也許那玻璃盆里一會兒還會出現什么新東西, 他們看到戴維伏首在桌上也不說話, 頭都抵住盆沿了, 全場一片肅靜.然而等了一會兒, 盆里什么也沒有, 主講人也不說話.突然有誰喊了一句: `戴維先生怎么了? '
這下提醒了人們, 前排幾個人立即跳上臺去, 將戴維扶起.一碰他的雙手, 早冷得像冰一般, 人們狂呼著: `快送醫院! 快送戴維去醫院! '送到醫院以后, 經過盡力搶救, 才保住了生命, 然而已元氣大傷.因而沒過幾年, 他就因身體欠佳被迫離開了皇家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