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杜光然
43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讓湘西小城保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7月1日,在保靖縣城的主干道上,雖然少見積水,但依然可以看到部分地面留有泥沙和碎石塊的痕跡。縣城內,受暴雨影響最大的是保靖商貿中心。由于商貿中心部分區域在暴雨中被淹,當天,不少商戶都在清理商鋪,為重新開業做準備。
抽水排澇(圖源:湘西消防)
在鄉村,山體滑坡仍有發生,部分通往鄉鎮的道路因山體滑坡被中斷,車輛不得不繞行。一些貨車更是因此排起了長隊。目前,當地也正在積極對滑坡體進行清理。
據央視新聞消息,災情發生后,保靖縣12個鄉鎮已經安全轉移1000余名群眾。另據保靖融媒消息,該縣7000余名黨員已經組建多支黨員志愿隊、黨員突擊隊,緊急投入災后重建。
水深超過一米六
7月1日,保靖多云,太陽高掛,最高氣溫也回升到32攝氏度,走在街頭,雖然不至于汗流浹背,但避免不了身上黏糊糊、濕噠噠。
上午11時,在保靖商貿中心,小貨車不停穿梭,正在清運洪水過后留下的雜物。
有媒體曾報道,保靖商貿中心是保靖縣城規模最大的農貿市場,其實它既是農貿市場,也有五金、服裝、日雜、玩具、自行車等店面。當天上午,雖然市場內主要道路地面已經被沖洗干凈,但是走進市場,大部分一樓的鋪面依然在對地面和商品進行清理和清洗,尚未完全開業。
商戶在清理商品(圖源:記者杜光然拍攝)
“這些東西不一定有用,但是都要先清理干凈再說。”在一家水暖產品的商戶內,谷女士正在將沾滿泥漬的商品一個個清洗干凈,裝在紙箱子里晾曬。一旁,劉先生正在用掃把清理店鋪地面的泥水。
劉先生稱,6月30日上午9時,他們冒著大雨來到店面開門營業。那個時候市場內路面已經有些積水。半個小時后,積水就開始漫進了店面。劉先生開始搶救貨品,想把貨轉移至二樓其他商鋪存放。沒想到,在短短半小時之內,水已經漲到了一米多高,他們不得不放棄貨品,轉移到二樓。
“當時漲水的速度太快的,你看這個印記,水的深度就到這個管子這么高。”極目新聞記者看到,那根銅管,已經超過了劉先生的頭頂,當時的水深可以肯定已經超過一米六。
打折賣貨自救
“三元、三元,泡水商品統一打折甩賣三元。”市場內,在他人清理店面和商品的時候,遠遠聽見有人帶著擴音器甩賣商品。記者走近才發現這是一家“7元店”,店內所有商品都賣7元。當天上午擺在門口的商品,全部是水泡過的。有鍋鏟等廚具,還有帽子等織物。包裝紙外都有不少泥漬。
這位甩賣的老板稱,因為來不及清理,店里不少商品都已經被水泡過了。不過像鍋鏟等商品其實回家清洗一下,跟新的一樣使用。正好可以便宜賣掉,起碼減輕點損失。
在市場內的玩具一條街,圍滿了小朋友和家長,因為玩具正在“大甩賣”。“這個原價賣50,現在一口價20拿走。”小朋友拿起一個小貨車,包裝內還在滴水。胡老板說,這些小玩具很多都是塑料制品,泡水只是對包裝有影響,不會影響小孩使用。
清理垃圾現場(圖源:記者詹钘拍攝)
彭女士的童裝店在市場里開了四年半,6月30日上午,她來到店里時,積水已經到膝蓋那么高了,當時水還在猛漲,店外的水流速度也很快。彭女士不得不放棄店里的衣服,趕緊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7月1日上午,記者見到彭女士時,她正在清洗店內的木質收銀臺。店內,墻面上衣架那般高的水漬印跡清晰可見。彭女士說,被水浸濕的衣物已經拿去清洗了,不能再售賣了,但洗好后會將衣服捐出,送給有需要的人。
多方聯合救援
劉先生手機里的視頻顯示,6月30日上午,整個商貿中心已經是一片汪洋,遠遠看去,水面已經快高過商戶的卷簾門,差點跟店面招牌齊平了。
“當時消防隊員來了,用皮劃艇將沒來得及出來的商戶救出來。”劉先生說,當天城管隊員、政府工作人員也都來到了現場,還調來了水泵,進行不間斷地抽水。到了下午6點左右,積水基本上清理完畢。此時,劉先生回到店里進行清理。當天晚上,他一直清理到凌晨兩點。到7月1日一早,再次回到店里,繼續打掃衛生。
沖洗樓梯(圖源:記者杜光然拍攝)
7月1日中午,環衛的灑水車,還有保靖縣當地的城管隊員都已經來到市場內,幫助商戶沖洗地面,清除垃圾。“我們昨天開始就都來幫忙,今天一早就過來了。”一名城管隊員一邊用水管給商戶沖洗地面的泥沙,一邊用肩膀擦干臉上的大汗。
有保靖當地城管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因為該市場比周邊地貌都要低很多,所以每逢大雨,容易積水,但積水這么深還是非常少見。
7月1日當天,大部分的城管隊員都出動,到市場內協助商戶進行災后的清理工作。主要任務包括處理水泡過后的一些無用的垃圾,組織車輛將垃圾集中運走;同時對環境衛生進行清潔,根據商戶的需求,將商戶店面泥沙進行沖洗;并保證市場內路面的整潔。
開始災后重建
7月1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驅車從保靖縣城下鄉。
在前往陽朝鄉的山路上,遇到多個塌方點,部分路面殘留有淤泥、碎石和山體滑落的樹枝,更有部分路段出現路基垮塌的危險情況。
在沿途的一個岔路口,因有塌方,警方設立“前方道路垮塌,行人車輛禁止通行”的標志,對駛入車輛進行勸阻。記者來到塌方點,看到有挖掘機和貨車正在對塌方的石塊進行清理。工作過程中,山體上還不時有新的碎石掉落。
清理塌方(圖源:記者詹钘拍攝)
家住當地龍家村的村民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30日凌晨,雨下得很大,他家雖然住在較高處,但從山上流下的水像瀑布一樣,一直往家里灌。在屋內的積水已經沒過腳踝時,坡下靠近公路的房子幾乎全被淹。“你看靠近公路的那間房子,當時積水位置已到胸部。”該村民說,情急之下,他帶著老婆孩子往山上安全的地方跑,一家人撐著傘在地基牢固的樹下等到天亮才下山。
村民吳爹爹告訴記者,他們家就在山腰上。“下暴雨那會,我們沒怎么睡覺,萬幸大水來得快,退得也快。”吳爹爹表示,30日下午雨停后,他們又開始急忙收拾屋內,清淤打掃,忙到深夜。
據央視新聞消息,災情發生后,保靖縣碗米坡鎮、陽朝鄉等全縣12個鄉鎮已安全轉移群眾共1120余名。
另據保靖融媒消息,當地遭遇43年一遇的特大汛情后,該縣約420個基層黨組織,7100余名黨員,組建黨員志愿隊、黨員突擊隊,奔赴受災較重的一線,緊急投入災后重建。
(來源:極目新聞)